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悦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肝炎
  • 3篇肝炎病毒
  • 3篇病毒
  • 2篇慢性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型
  • 2篇C基因
  • 2篇C基因型
  • 2篇HBV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阳性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中国流行株
  • 1篇双阳性
  • 1篇糖基化
  • 1篇突变

机构

  • 4篇桂林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第三〇...
  • 1篇解放军302...

作者

  • 4篇杨悦
  • 3篇许智慧
  • 3篇徐东平
  • 3篇刘妍
  • 2篇李进
  • 2篇黄鹏宇
  • 2篇乔艳
  • 1篇李晓东
  • 1篇卢姗姗
  • 1篇赵丽
  • 1篇李瑞生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传染病信息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HBsAg和抗HBs双阳性慢性HBV感染患者s区主要亲水区新增N-糖基化突变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临床HBsAg和抗HBs双阳性(简称双阳性)慢性HBv感染患者病毒S基因主要亲水区(MHR)新增N-糖基化突变与肝细胞癌(HCC)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9年7月-2015年6月在解放军302医院就诊的284例双阳性慢性HBV感染患者,通过巢式PCR方法扩增血清样本HBVs基因全序列并进行测序,分析MHR新增糖基化突变和其他临床指标与HCC发生的相关性并动态分析18例双阳性HCC患者临床确诊HCC前后S区新增N-糖基化的突变情况。结果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40岁、HBsAg〉中位数、HBeAg阴性和MRH新增N-糖基化突变是双阳性慢性HBV感染患者发展为HCC的危险因素(分别为OR=4.281,95%CI 1.843N9.941,P=0.001;OR=3.146,95%CI 1.633~6.060,P=0.001;OR=2.097,95%CI 1.010-4.357,P=0.047;OR=4.381,95%CI1.842—10.417,P=0.001),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抗HBs〉中位数、抗HBe阳性和HBVDNA水平与HCC发生均无显著相关性。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8例双阳性HCC患者样本中有8例在发生HCC1-4年前已携有新增N.糖基化突变。结论在双阳性患者中HBVs基因MHR区新增N-糖基化突变与HCC发生密切相关,HBsAg和抗HBs双阳性叠加MH嘶增糖基化突变可作为慢性HBv感染患者HCC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
乔艳许智慧卢姗姗李晓东黄鹏宇刘妍赵丽徐东平杨悦李进
关键词:乙型慢性突变N-糖基化
HBV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HBV感染动物模型是研究HBV致病机制、筛选新型有效抗HBV药物和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然而HBV感染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以及种属特异性,这给HBV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带来了困难。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动物学、病毒学及免疫学等相关学科技术的进步,HBV感染或复制动物模型取得了明显进展。目前应用于HBV(包括与HBV具有相似特性的动物肝炎病毒)研究的动物模型主要包括黑猩猩、树鼩、土拨鼠及鸭HBV感染模型,HBV转基因小鼠、高压水动力注射介导的小鼠HBV复制模型和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小鼠HBV复制模型,以及人源化人-鼠嵌合肝脏HBV感染模型,此外,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转基因小鼠感染模型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上述HBV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杨悦许智慧刘妍徐东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
rAAV8介导的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小鼠药物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世界性的公共健康威胁,HBV感染可以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甚至可以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BV主要分为A-J十种不同的基因型,中国北方以C基因型HB...
杨悦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多重耐药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文献传递
中国流行株C基因型HBV稳定复制表达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构建稳定复制中国流行株C基因型HBV的小鼠模型。方法将携带1.3倍C基因型HBV基因组(adr血清型)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 AAV8-1.3HBV-C转导人肝癌细胞Hu H7,采用ELISA法评估HBV抗原(HBs Ag、HBe Ag)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筛选高表达的重组病毒,经尾静脉注射入6~8周龄C57BL/6小鼠体内,建立HBV-C复制小鼠模型(实验组,n=8);同时建立文献已报道HBV-D复制小鼠模型(对照组,n=7,r AAV8-1.3HBV-D,ayw血清型)。动态监测两组小鼠血清(眼底静脉丛采血)HBV DNA载量和HBs Ag、HBe Ag的抗原表达量;于第9周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分析HBs Ag和HBc Ag的表达。结果重组病毒r AAV8-1.3HBV-C体外转导人肝癌细胞Hu H7,72h后细胞上清中可检测到HBs Ag和HBe Ag的表达。小鼠注射重组病毒后第2、3、5、7、9周,血清HBV DNA存在稳定复制,血清HBe Ag表达水平较稳定,但血清HBs Ag表达存在波动。两组小鼠肝组织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及组织结构异常,但可检测到HBs Ag和HBc Ag蛋白。结论利用高嗜肝性重组8型腺相关病毒载体携带1.3倍C基因型HBV基因组体内转导C57BL/6小鼠,成功地建立了稳定复制并持续表达C基因型HBV的小鼠模型。
杨悦高俪许智慧余双庆李瑞生黄鹏宇乔艳李进董小岩吴小兵刘妍徐东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