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杰豪

作品数:38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国际法
  • 5篇道德
  • 4篇秩序
  • 4篇主权
  • 3篇道德价值
  • 3篇权力
  • 3篇法理
  • 3篇法律
  • 2篇道德保障
  • 2篇争端
  • 2篇争端解决
  • 2篇争端解决机制
  • 2篇中国和平发展
  • 2篇世贸
  • 2篇世贸组织
  • 2篇权力政治
  • 2篇析论
  • 2篇联合国
  • 2篇经济利益
  • 2篇国际法律

机构

  • 24篇湘潭大学
  • 8篇湖南商学院
  • 6篇厦门大学
  • 2篇湖南大学
  • 1篇广州航海学院

作者

  • 38篇李杰豪
  • 3篇陈华健
  • 2篇周铭川
  • 1篇龚新连
  • 1篇古祖雪
  • 1篇颜志强
  • 1篇张心雨
  • 1篇石靓砉
  • 1篇张彩蝶

传媒

  • 5篇湖南商学院学...
  • 4篇湖南科技大学...
  • 4篇湘潭大学学报...
  • 3篇求索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现代国际关系
  • 2篇湘潭师范学院...
  • 2篇国际问题研究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当代法学
  • 1篇湘潭大学社会...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福建公安高等...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长沙铁道学院...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2007上海...
  • 1篇2008全国...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9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世贸组织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制约及其限度被引量:1
2005年
WTO争端解决机制具有较为明显的规则导向。争端解决机制(规则)的完善不但有其自身逻辑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国际经贸领域联系日趋紧密的必然结果。应该看到,国际经贸规则的强化意味着对国家主权制约的深化,另一方面,在当前国际社会,国家仍然是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在某种意义上,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创新反映了国际组织与国家主权制约与反制约的最新发展趋势。
李杰豪龚新连
关键词:WTO争端解决机制国家主权
析“先发制人”战略对国际法治的冲击与影响——兼评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改革被引量:10
2005年
“先发制人”战略,即美国所称的“预防性自卫权”,给国际法治特别是给《联合国宪章》以及以宪章为基础的集体安全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使联合国一度出现边际化的危险。“先发制人”战略是国际法治多边力量发展失衡的产物。面对与《联合国宪章》制定时期完全不同的当今国际社会,如何完善宪章,合理发展国际法,成为摆在联合国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李杰豪
关键词:《联合国宪章》集体安全体制国际法治
国际和谐与国际法的道德基础
国际法与国际道德联系非常紧密。国际法的道德基础主要表现在国际法的形成渊源、存在依据、评价标准、价值保障等方面。作为一定社会的普遍行为准则,基本道德的法律化,构成了国际法的重要渊源和依据。道德既在心理上能使人们內化成某种“...
李杰豪
关键词:国际法国际道德道德价值道德保障
文献传递
条约主权论与占有主权论的适用及其发展--国际判例镜像下的钓鱼岛争端法理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既决判例表明,就领土主权与占有而言,国际司法机构较为一贯的裁判思路是,首先依历史居住或国际协议或有效继承能够确定争议土地合法所有者的,则不管现在归谁所控制,争议土地判归合法所有者,非法行为不产生合法权利。只有当争议土地根据上述途径无法确定合法所有者的,才依有效占有原则界定土地的归属(实际上也就是确定土地的合法所有者),先占的对象原本就只能是无主地,而不能是已有合法所有者的有主地。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领土,日本无论从国际法上的历史传承、条约规定还是占有时效上都不能取得钓鱼岛主权。解决钓鱼岛争端需要中国和平发展的实力积聚,更需要重视国际法的准据和量尺作用,通过采取有理有据的法律应对措施,能使自己处于法理与道义的制高点,防止被人渲染"中国威胁论"。
李杰豪
关键词:钓鱼岛争端法理分析
“人类安全”析论被引量:1
2008年
"人类安全"是冷战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安全理念。从其构成类别来看,"免于匮乏"的安全是"免于恐惧"安全的基础;从其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来说,一方面,在现行的国际规范体系下,"人类安全"理念的追求对国家主权进行了合理规制,另一方面,在当今"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人类安全"又须以"国家安全"为前提。因此,被不断发展、修正、植入人性尺度的新综合安全应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安全框架。
李杰豪
关键词:人道主义干涉
刍议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与重构被引量:3
2010年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对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改革与完善势在必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当共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以逐步推动建立公正、公平、健康、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李杰豪石靓砉
关键词: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新秩序WTO
体系转型与当代国际法使命被引量:3
2008年
体系变迁影响法律规范的内容与走向,但同时也受到法律规范的型塑和建构。冷战后时代,全球化进展迅猛,国际法社会基础出现重大变化。安全、发展、人权、环境保护等共同利益把国际社会联结成为一个日益紧密的整体,大批国际组织的功能得到新的发展,对国家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强大。全球化条件下体系转型的加快,多种力量的并起特别是中国的和平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以及世界的多极化走向,要求国际法不但应适应形势,因时而变,而且应主动发挥其建构功能和规范作用,以国际组织为平台,通过调整利益奠定秩序,通过法律规范形成"确信",从而推动体系有序演进,避免国际纷争和动荡。
李杰豪
关键词:国际法社会建构
国际体系构成与国际法的作用机理
国际体系包含国际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要素,国际法作为国际体系的规则载体,既是体系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也是调整、促进体系发展的制度性工具.国际体系演进与国际制度调整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的正相关关系,表现出具有内在逻辑...
李杰豪
关键词:国际法权力政治经济利益道德价值
文献传递
欧美宪政实践与人权保护述评
2006年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持久和责任的象征”。同时,宪法是宪政历史实践的产物,是历史传统、社会斗争、阶级地位和时代理念的结合。宪政内涵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而人权是宪政保护的恒久追求和应有之义,通过研究欧美宪政实践和人权理念之间的关系,可以为人权的宪法保护提供一般性的理论借鉴和价值尺度。
李杰豪
关键词:人权保护
国际法道德:渊源与价值被引量:3
2008年
国际法与国际道德联系非常紧密。国际法的道德基础主要表现在国际法的形成渊源、存在依据、评价标准、价值追求等方面。作为一定社会的普遍行为准则,基本国际道德的法律化,构成了国际法的重要渊源和依据。国际道德既能在人们心理上内化成某种"法律确信",通过诉诸舆论还深刻影响了国际法的构成和发展。国际社会的分散结构使国际法的作用显示出了某种不完备性,特别需要发挥国际道德的价值指引和保障作用。
李杰豪
关键词:国际法道德缺陷道德价值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