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茜

作品数:24 被引量:342H指数:10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土地利用
  • 7篇城市
  • 6篇碳排放
  • 6篇
  • 6篇城市化
  • 4篇生态
  • 3篇黄土高原
  • 3篇耕地
  • 3篇耕地压力
  • 3篇耕地压力指数
  • 3篇NPP
  • 3篇城市化进程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植被
  • 2篇陕西省农业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农业
  • 2篇气候
  • 2篇气温
  • 2篇熵权

机构

  • 13篇陕西师范大学
  • 1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广州地理研究...

作者

  • 24篇徐茜
  • 11篇杨忍
  • 9篇任志远
  • 7篇董玉祥
  • 1篇王洋
  • 1篇王美霞
  • 1篇卞鸿雁
  • 1篇李晶
  • 1篇吴晋峰
  • 1篇庞奖励
  • 1篇徐成东
  • 1篇孙根年
  • 1篇王晓峰
  • 1篇赵景波
  • 1篇王钰莹

传媒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2015’全...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测绘科学
  • 1篇中国自然资源...
  • 1篇2016’中...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 ——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教育为国家和民族的绵延强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教育事业的繁荣稳定,一个生命的诞生与发展也同样离不开教育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各色新鲜的事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
徐茜
关键词:现当代散文生命教育
文献传递
城市化的碳效应研究进展与展望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碳效应研究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焦点问题。文章从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碳效应、城市系统的碳汇功能、城市系统碳循环、城市化不同阶段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城市能源碳排放等5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城市化与碳效应研究的...
徐茜董玉祥
关键词:城市化碳排放土地利用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保持效益时空动态——以黄土高原南部为例被引量:18
2012年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壤保持能力存在着强烈的耦合关系。基于3S技术,应用马尔科夫矩阵、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探究1980—2005年黄土高原南部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定量测算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保持物质量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显著,1123.80km2的耕地转为建设用地。1980和2005年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土壤保持总量分别为20.43×108和19.94×108t,各地类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排序为建设用地<耕地<未利用地<草地<林地。1980年和2005年区域土壤保持总经济效益分别为674.27亿元、1064.80亿元,林地、草地、耕地在区域土壤保持功能中占主导地位。
卞鸿雁庞奖励任志远徐茜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黄土高原南部
草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固碳释氧量的估算被引量:7
2012年
草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表征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量,是评价草地生态系统物质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ERDAS和ArcMap软件平台,由1990、2000和2007年ETM+影像数据提取出NDVI值,结合相应时段的气候数据,对陕北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固碳释氧量进行测算,研究并分析了1990-2007年间其NPP及固碳释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徐茜王晓峰任志远李晶
关键词:陕北农牧交错带NDVINPP
宁夏粮食生产与耕地压力变化的分析与预测被引量:15
2008年
本文基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和时间序列平滑外推预测的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自建国以来50多年进行粮食生产、耕地压力指数作动态变化分析,对未来15年的粮食生产、耕地变化、人口、耕地压力指数预测。结果表明:(1)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的趋势,1950年宁夏的粮食总产量为33512×104kg,人均占有量为266.05kg,到2004年粮食总产量为290488×104kg,是1950年粮食总产量的8.87倍。(2)耕地压力指数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57年,耕地压力指数迅速减小,从1950年的1.46减少至1957年的1.16。第二阶段,1957-1961年,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耕地压力指数高达1.61,该区域的粮食处于严重不安全的状态。第三阶段,1962-1984年,耕地压力指数呈下降的趋势,到1984年降至最低点0.9,粮食安全处于富余状态。第四阶段,1984-2004年,处于波动有升的趋势。(3)1950-2004年,人均耕地面积和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分别从1950年的0.57hm2和0.832hm2降至2004年的0.19hm2和0.22hm2。(4)在未来的15年里,宁夏的耕地压力指数有下降的趋势,人口继续的增加,到2020年可能达7435792人,粮食产量也将会提高,到2020年预计可达426663kg。区域粮食安全隐患较小,但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很严重,所以对耕地的保护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杨忍任志远徐茜
关键词: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压力指数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陆地热带北界探讨被引量:54
2017年
热带北界一直是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研究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不同学者基于不同区划指标和方法等划定的中国热带北界界线差异较大。基于空间分异性的综合自然区划思想,依托最新的基于统计学原理的地理探测器模型,以气候要素为主导指标,辅以土壤类型与作物熟制等,探讨中国陆地热带北界的界线。结果表明:1依据地理探测器模型所确定的中国陆地热带北界,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滇、桂、粤和闽的临沧、思茅、玉溪、个旧、百色、马山、贵港、梧州、肇庆、广州、惠州、河源、梅州、漳州、泉州和莆田等地附近,其与最冷月均温12℃等温线、赤红壤与红壤界线及双季稻或双季稻连作喜温旱作与单(双)季稻连作喜凉旱作的分界线等基本吻合;2利用地理探测器确定的中国陆地热带北界新界线的各项指标决定力q值的均值为0.40,分异明显,满足层内同质性和层间异质性最大的区划原则,完全达到了热带与亚热带的区域空间异质性要求,其划分结果合理可信,表明地理探测器模型可为综合自然区划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董玉祥徐茜杨忍徐成东王钰莹
关键词:综合自然区划
广州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碳效应研究
徐茜董玉祥
关键词:土地利用城市化
中国县域交通优势度与农村发展的空间协同性及影响机制解析被引量:27
2016年
利用综合评价、耦合协调度、空间滞后模型(SLR)等模型,对2000~2010年的中国分县农村综合发展水平及2010年的分县道路交通优势度进行综合测度,解析其两者的空间耦合协同特征,并探索道路交通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 2000~2010年,中国分县的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东、中、西差异格局未突破,农村综合发展水平整体提升了33.20%。东部地区的农村发展进入优化整合提升阶段,中、西部地区在政策、产业转移、城镇化、工业化等驱动下农村综合水平提升较快,乡村多维空间历经转型重构。2 2010年,县域道路交通优势度呈现出典型的"点-轴"的地域结构特征,存在东、中、西部和交通枢纽中心地与外围地区之间的地域差异,其与农村发展水平耦合协同性整体较差,处于轻度失调以下状态占县(区)总数的88.25%,西部地区协调度普遍低于0.40,交通发展与农村发展协同性较好地域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域和道路交通优势极核及轴带的县(区)。3道路交通等级、密度、可介入性等影响农村综合发展。道路密度对农村发展正向影响较大,国道、省道、县道沿途邻近可进入性强,对农村综合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高速公路和铁路有景观生态学"廓道"性质,空间上起连通作用,结构的不可穿越性,封闭性影响可介入性,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和火车站空间布局对农村发展影响显得尤为重要。4地级市交通中心地对农村发展带动影响明显,大城市的强聚集能力易促成周边县区的农村发展"灯下黑"的地域结构特征。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等级、阶段对农村发展的传导效应及区域交通建设的超前或滞后的科学判断核心理论,将是人文经济地理学及乡村地理学亟待关注的重要领域。
杨忍徐茜余昌达
珠三角地区城乡空间转型过程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2
2016年
基于多期城镇建设用地矢量数据、自然要素、人文经济要素数据,利用空间统计和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识别珠三角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中心性、动态性和差异性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结论表明:1珠三角地区城乡空间转型的中心集聚性不断凸显,形成了以"广佛—深莞"为轴的城镇建设用地连绵集聚区;珠江口东岸中心集聚性和空间扩展性强于西岸,核心区域优于边缘区域,形成多核心的"A"型空间结构;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呈现出显著"点—轴"指向性地域特征;空间成长性呈现为"大集聚,大分散"的网络连接的空间特征。2外部社会经济发展和内部地理要素及区位条件等共同驱动城乡空间转型,工业化发展和区位条件是核心影响因素。3在多重约束下的"控增逼存"政策框架下,人口变化对城乡转型空间扩展的影响不显著。
杨忍徐茜李璐婷
关键词:城乡转型空间构型影响因素土地利用
商洛地区粮食安全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对1949~2006年商洛地区及所辖7个县的耕地压力指数、耕地压力变异系数进行测算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49~2006年,①商洛地区耕地压力指数在1949~2006年间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期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大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速度;近年来,耕地压力指数波动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期间个别年份自然灾害所致。且耕地压力指数大于1,区域粮食安全问题严峻。②商洛地区的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两者之间的矛盾尖锐,通过控制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可以有效缓解耕地压力状况。③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但距人均粮食消费400kg(小康水平)的差距还很大,耕地压力较大,各县耕地压力指数普遍都大于1。④各县间的同期耕地压力大小存在差异,近年来有加大的趋势。进一步探讨粮食产量与农业生产条件的相关性分析,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运用直接影响着该区域粮食的产量。图4,表1,参14。
徐茜任志远杨忍
关键词:耕地压力指数粮食安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