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韬

作品数:12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地震正演
  • 3篇地震正演模拟
  • 3篇叠前
  • 3篇正演
  • 3篇正演模拟
  • 2篇有限差分
  • 2篇有限差分法
  • 2篇有限元
  • 2篇绕射
  • 2篇绕射波
  • 2篇反演
  • 2篇差分法
  • 1篇弹性参数反演
  • 1篇道集
  • 1篇低频
  • 1篇地震勘探
  • 1篇地震模拟
  • 1篇地震数据
  • 1篇地震数据处理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2篇刘韬
  • 6篇胡天跃
  • 3篇杨金华
  • 2篇李琳
  • 2篇陈天胜
  • 1篇韩东
  • 1篇季玉新
  • 1篇金之钧
  • 1篇谢飞
  • 1篇张丰麒
  • 1篇魏修成
  • 1篇刘春园
  • 1篇唐跟阳
  • 1篇盛秀杰
  • 1篇黎小伟
  • 1篇魏巍

传媒

  • 4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Applie...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odeling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within complex structures被引量:5
2009年
Seismic modeling is a useful tool for studying the propagation of seismic waves within complex structures. However, traditional methods of seismic simulation cannot meet the needs for studying seismic wavefields in the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 found in seismic exploration of the mountainous area in Northwestern China. More powerful techniques of seismic modeling are demanded for this purpose. In this paper, two methods of finite element-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E-FDM) and arbitrary difference precise integration (ADPI) for seismic forward modeling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to understand the behavior of seismic waves in complex geological subsurface structures and reservoirs. Two case studies show that the FE-FDM and ADPI techniques are well suited to modeling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in complex geology.
杨金华刘韬唐跟阳胡天跃
关键词:MODELING
基于绕射波的缝洞体识别技术研究
塔河油田奥陶系地层发育大量的溶蚀缝洞,是该区重要的油气储集体。缝洞体具有强非均质性特征,当地震波传播到该类介质当中将产生绕射波场,经过偏移归为之后在地震剖面上体现为经典的串珠特征,在平面上则体现出明显的振幅异常。实践表明...
刘韬魏巍邓光校王震
关键词:绕射波塔里木盆地
文献传递
射线参数域弹性参数反演
<正>1.引言常规的AVO反演需要将地震数据从偏移距的信息转换到角度域当中。但是在转换过程当中,需要利用到上覆地层的速度信息去建立入射角度和相应偏移距之间的关系[1]。因此,不精确的速度信息容易导致角度计算的误差,同时也...
刘韬陈天胜魏修成刘春园季玉新
文献传递
逆数据域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
2014年
以反馈迭代法(SRME)和逆数据域理论为基础,利用互相关理论构建层间多次波,将地震数据转换到逆数据域中,对层间多次波进行压制。叠后及叠前地震数据的应用实例表明逆数据域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简单易行,在有效衰减层间多次波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留一次波信息。
李琳刘韬胡天跃
关键词:地震数据处理多次波压制层间多次波SRME
射线参数域叠前AVO反演研究
常规的AVO反演方法需要将地震数据从偏移距域转换到角度域,之后再利用角度域的Zoeppritz方程进行反演计算.然而,在进行角度域的转换过程中需要预先知道上覆地层的速度信息,从而使得整个反演过程依赖于精确的速度模型;此外...
刘韬陈天胜魏修成
关键词: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反演分析
文献传递
三角谱元法及其在地震正演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谱元法(SEM)是基于有限元(FEM)的一种算法,在地震正演模拟中应用广泛,但是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四边形网格下的谱元法.本文给出了2阶谱元法在三角网格中(TSEM)的基本原理,包括Lagrange形函数的构建,数值积分公式的选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阶TSEM方法的数值频散特性以及稳定性条件,并引入三角网格下3阶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数值算例的结果证明2阶TSEM相比于3阶FEM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以及更宽松的稳定条件.最后,本文将TSEM方法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的两个含溶洞介质的地质模型中,数值模拟结果表明TSEM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复杂结构的介质,有助于对地震波场传播特性的认识.
李琳刘韬胡天跃
关键词:谱元法三角网格频散分析稳定性分析
地震正演模拟的有限元有限差分法
本文对地震正演模拟的有限元有限差分法进行了研究。该法结合了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的优点,在兼顾到有限元法的高精度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对内存和计算时间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刘韬杨金华胡天跃
关键词:地震正演地震模拟有限差分法
文献传递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叠前—叠后地震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较强,缝洞间接触关系较为复杂,严重制约了后期的勘探开发部署。为此,研究了基于叠前—叠后地震资料多属性分析的缝洞型储层综合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叠后地震资料,通过多属性对比分析,优选出分频导向相干结果作为大断裂和溶洞预测的敏感属性;其次,基于叠前宽方位地震资料,提出基于宽方位导向相位属性的各向异性强度表征方法,通过奇异值分解(SVD)计算不同方位导向相位属性的最大奇异值与奇异值之和的比值,用于表征目标储层的各向异性强度分布情况,从而作为地下裂缝的预测结果;最后,将叠后大断裂、溶洞刻画结果与叠前裂缝预测结果联合分析,并应用于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预测,能够清晰表征缝洞间的接触关系,与实钻井结果较为吻合,从而为后期勘探开发部署提供有力依据。
刘韬王铁一孙珂韩东
关键词:缝洞型储层
地震正演模拟的有限元有限差分法
<正>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是在地震正演模拟中应用较广的两种方法。有限差分法具有计算速度快, 占用内存小的优势,但是计算精度相对要低一些;有限元法适用于任意边界问题,计算精度也高,但是缺点在于计算效率低。本文引入有限元有限...
刘韬杨金华胡天跃
文献传递
绕射波叠前共虚震源道集分离方法被引量:2
2022年
绕射波携带了地下小尺度非均质体的高分辨率信息,对岩溶体储层等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能量较弱的绕射波易被反射波场掩盖,导致偏移成像不清、小尺度异常体精细识别与刻画难度大等。传统的绕射波分离方法存在深层绕射波能量损失严重、绕射波与反射波场相交或相切时难以分离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叠前绕射波分离方法:首先通过共虚震源变换将共炮点道集转换成共虚震源道集,然后在共虚震源道集中进行偏移—反射波去除—反偏移,最后通过共虚震源反变换得到共炮点道集绕射波场。数值模型和实测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压制反射波,同时较完整地保留绕射波能量,提升成像剖面上小尺度地质体的识别精度。
杨城增张宣堂盛同杰黎小伟马运利刘韬
关键词:反偏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