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国 作品数:42 被引量:162 H指数:7 供职机构: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距骨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2011年 距骨骨折脱位是创伤骨科少见的严重创伤之一,其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0.14%~0.90%,占足部骨折的3%~6%[1]。随着交通事故和意外工伤日益增多,临床上距骨骨折脱位逐渐增多。由于距骨特殊的解剖结构及脆弱的血液供应,距骨骨折脱位并发症多且后果严重, 罗斌 朱爱萍 徐圣康 赵猛 刘家国 张劲松关键词:距骨骨折 手术 缺血性坏死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17例 被引量:1 2011年 儿童股骨干骨折是常见的小儿损伤,多是高能量损伤,以往较多采用垂直悬吊皮牵引,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骨牵引,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等,以上方法或存在护理麻烦,不能早期活动,住院时间长,成角畸形不易矫正;或存在创伤大, 熊为 刘家国 赵猛关键词:儿童 股骨干骨折 弹性髓内钉 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3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03年 胡军 刘家国 何明武 赵猛 姚忠军 詹祖锋关键词:外固定支架 四肢骨折 创伤外科 骨折固定术 骨折愈合 经皮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评价经皮骶髂螺钉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以及术中相关问题。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15例采用经皮骶髂螺钉技术治疗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25-48岁,平均(33.0±8.6)岁。车祸伤12例,坠落伤3例。伤后至就诊时间1.5 h-3 d。按照AO骨盆骨折方法分型,B2型骨折3例,C型骨折12例;其中C1型3例,C2型6例,C3型3例。根据Matta评分系统及Majeed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23.8个月(8-42个月),术中失血量150 mL(50-1 100 mL),手术时间87 min(35-155 min)。按Matta等复位标准评价,优12例,良3例。Majeed功能评分:优10例,良4例,一般1例。至最后一次随访,X线片示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结论经皮骶髂螺钉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恢复骨盆后环的稳定性,能够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固定方式。 刘莹松 刘家国 赵猛 严永祥 张劲松 徐圣康 罗斌 熊为关键词: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骶髂螺钉 内固定 一期复位内固定并万古霉素人工骨植入治疗肱骨髁间开放性骨折 2016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并万古霉素人工骨植入治疗肱骨髁间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肱骨髁间开放性粉碎性骨折15例,GustiloⅡ型5例,Ⅲa型10例,清创后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固定骨折端,并在骨缺损部位植入含万古霉素的人工骨粒。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本组15例肱骨髁间开放性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5周,无感染发生,1例发生肘后内侧皮下积液,但无切口坏死、深部感染。采用改良Cassebaum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8例,占53.3%;良5例,占33.3%;可2例,占13.3%;优良率占86.7%。结论:一期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并万古霉素人工骨植入治疗肱骨髁间开放性骨折,可以获得骨折的满意复位并牢固固定,可以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是治疗肱骨髁间开放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刘家国 罗斌 刘莹松 赵猛 徐圣康 熊为 张劲松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 开放性骨折 肘关节功能 人工骨 膝关节后内侧Burks and SchaVer’s入路结合Anchor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Burks and SchaVer’s入路结合Anchor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入路安全性及疗效评价。方法 10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行膝关节后内侧Burks and SchaVer’s入路显露骨折端,以Anchor钉Krackow缝合方法内固定治疗。结果术且4个月骨折均愈合,膝关节临床稳定。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1.6±2.8)分。结论膝关节后内侧Burks and SchaVer’s入路结合Anchor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固定效果确切,手术入路损伤血管神经可能性小。 徐圣康 熊为 罗斌 查昆 刘家国 张劲松 赵猛关键词: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 撕脱骨折 内固定 唑来膦酸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对骨肉瘤LM8细胞株黏附、迁移、侵袭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唑来膦酸处理LM8细胞,用CCK-8法检测细胞毒作用和LM8细胞的黏附力;细胞划痕试验检测LM8细胞的迁移力;transwell小室模型测定LM8细胞对细胞外基质(ECM)的侵袭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含量。结果经过6.25μmol/L、12.5μmol/L、25μmol/L的唑来膦酸处理后,LM8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力均明显下调,培养上清液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含量也明显下降。结论唑来膦酸可抑制骨肉瘤LM8细胞的体外黏附、迁移和侵袭力,并同时明显降低LM8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 何贤峰 杨述华 何宇 傅德皓 胡勇 刘家国关键词:唑来膦酸 骨肉瘤 MMP-2 MMP-9 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骶髂螺钉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以及术中相关问题。方法 17例采用骶髂螺钉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按照AO骨盆骨折方法分型:B型骨折4例,其中B2型3例,B3型1例;C型骨折13例,C1型4例,C2型5例,C3型4例。术中根据骨盆后环损伤类型,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骶髂螺钉内固定。术后参照Matta和Tornetta评分系统评价骨折复位情况,Majeed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整随访,随访时间22.5个月(6~42个月)。手术时间82min(35~155min),术中失血量350ml(50~1 100ml)。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无术后感染、血管、神经损伤、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按Matta和Tornetta复位标准:优14例,良3例。Majeed功能评分:优11例,良5例,一般1例;优良率94.12%。结论骶髂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恢复骨盆后环的稳定性,能够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固定方式。 刘莹松 张劲松 刘家国 赵猛 严永祥关键词:骨盆骨折 骶髂螺钉 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序贯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治疗胫骨严重开放性骨折骨外露 目的 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序贯游离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2月至2012年6月,应用VSD技术序贯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19例 GustiloⅢB和ⅢC型... 刘家国关键词:VSD技术 背阔肌皮瓣 开放性骨折 骨外露 anchor结合krackow缝合法在肱骨大结节骨折及肩袖损伤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12年 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不恰当的治疗及诊断极易导致肩关节不稳,肩关节脱位伴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往往导致肌腱卡压于关节盂中,手法复位难以成功,且大都伴有不同程度肩袖撕裂。我科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对12例肱骨大结节骨折并肩袖损伤患者行以anchor钉krackow缝合方法修复肩袖,结合钛钉内固定固定大结节骨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徐圣康 罗斌 赵猛 刘家国 张劲松 熊为 刘莹松关键词:肱骨大结节骨折 肩袖损伤 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 疗效观察 缝合法 肩关节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