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不同水力条件下悬浮液絮体分形结构的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利用计算机MATLAB软件,在高浓度悬浮液混凝试验的基础上对选煤废水混凝过程中不同水力条件(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下所拍摄的显微镜絮体图片进行处理,计算其分形维数,从而分析研究不同水力条件下所形成的絮体结构与对应的絮体平均沉降速度及处理出水浊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剂加入的初始阶段,当搅拌速度v1为250r/min、搅拌时间t1为10s时,絮体结构最密实且接近球体,分形维数最大(Df=1.961 6),此时絮体沉降速度最快,混凝沉降效果最好,出水浊度可达170NTU。
- 刘利湛含辉王晓王晓辉
- 关键词:絮体分形维数水力条件混凝试验
- 淮南顾桥采煤沉陷积水区水质现状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以安徽淮南顾桥采煤沉陷积水区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综合水质评价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水质富营养化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分析样本中64%达到Ⅱ类或Ⅲ类水质,水质总体较好;该沉陷积水区总体不存在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指标对该区域水体污染贡献率较大;该沉陷积水区富营养化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重视;超标采样点及重度富营养化采样点多集中在村庄相对密集的南部沉陷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是该积水区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
- 母玉敏高良敏李少朋刘利叶圆圆
-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水质评价污染源
- 分形理论及其在混凝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人们对分形理论研究的深入,其在混凝研究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分形理论的出现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了混凝过程中出现的复杂现象及无规则形态,从而为今后对混凝过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该文不仅对分形理论的基本知识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并且还对其在絮体形态学和混凝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了阐述,同时列举了分形维数在混凝工艺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最后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自己的见解.图1,参21.
- 刘利
- 关键词:混凝聚集体分形维数
- 高浓度悬浮液的混凝实验及机理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进行了高浓度悬浮液的混凝实验研究。为研究混合阶段渐变剪切速率对混凝沉降效果的影响,在混合阶段分别采用固定搅拌转速和渐变搅拌转速进行实验。在混合阶段采用固定搅拌转速,当搅拌转速为210 r/min时,絮体二维分形维数最高为1.884 7,悬浮液浊度最低为118 NTU。采用渐变搅拌转速的方法,由210 r/min开始逐渐降低搅拌转速,絮体二维分形维数最大,为1.920 5,处理后悬浮液浊度最小,为107 NTU。在一般混凝沉降过程的规律及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浓度悬浮液混凝沉降过程的物理模型。
- 刘利湛含辉王晓母玉敏
- 关键词:悬浮液剪切力絮体分形维数混凝机理
- 高浓度煤泥水絮体分形特性及混凝机理的研究
- 高浓度煤泥水是煤炭精加工过程中洗选所产生的工业废水。它具有流量大、悬浮细颗粒物浓度高以及很难自然沉降的特点。在实际的高浓度煤泥水处理中,多采用混凝工艺来实现高浓度煤泥水的闭路循环利用。但由于混凝过程中絮体纷繁复杂的结构及...
- 刘利
- 关键词:混凝絮体沉降特性混凝机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