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卫东 作品数:33 被引量:133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机械工程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防气抽油泵结构优化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石油开采过程中的高含气问题,油田通常采用防气抽油泵来防止气锁。分析了防气抽油泵的工作原理,对防气抽油泵进行了结构优化及试验研究,从而得到更适应实际井况的结构参数,为高含气油田的开采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叶卫东 陈静一关键词:气锁 数值模拟 基于逆向工程的双圆弧齿轮测量与偏差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为降低抽油机运行维护成本,对抽油机减速器进行再制造,针对减速器中磨损的双圆弧齿轮进行修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逆向工程提取齿轮设计参数并对齿轮磨损程度进行分析的方法。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取磨损齿轮模型数据,在Geomagic Design X软件中处理齿轮模型,运用面片草图拟合的方法测量齿轮模数,推导出分度圆螺旋角。使用双圆弧轮齿端面齿廓方程,建立双圆弧齿轮精确实体模型。对实际工程中的双圆弧齿轮轴参数进行提取和偏差分析,通过Geomagic Control X将双圆弧齿轮三维模型与扫描模型对齐后分析偏差。结果表明:与手工测量相比,所提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降低了测量难度,提高了齿轮测量的效率。 宋玉杰 梁邦征 叶卫东 陶文君关键词:双圆弧齿轮 逆向工程 参数测量 直线外包络非摆线型单螺杆泵定-转子成形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019年 为了提高采油螺杆泵的采油效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分析摆线线型定-转子共轭副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得出(2∶3型)非摆线线型定-转子共轭副的成形方法,即将一条直线段作为发生线按外滚法包络转子线型,再用转子线型按内滚法包络定子线型。随后从几何方面和运动方面分析了非摆线型单螺杆泵定-转子线型的形成原理,推导出转子的线型(即转子端面曲线)方程。用该转子线型成形方法得到的转子线型可直接作为采油螺杆泵转子轮廓线,无需由骨线向外做等距曲线再得到轮廓线,因此不会出现轮廓线打扣现象。研究成果可为非摆线型单螺杆泵的设计及改进提供参考。 韩道权 刘明阳 叶卫东 陈静一 贯策关键词:采油螺杆泵 面缺陷尺寸对管道承压能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分析评价面缺陷尺寸对管道承压能力的影响,利用ANSYS有限元法对带有面腐蚀缺陷的大口径管道的应力水平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承受一定内压力的带有不同长度、宽度和深度面缺陷的管道最大应力值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缺陷长度的增加、缺陷宽度的减小或者缺陷深度的增加,管体的最大应力值增加,而且缺陷深度对最大应力及承压能力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缺陷长度和缺陷宽度。 马明利 刘扬 于心泷 叶卫东 孟庆武关键词:面缺陷 承压能力 ANSYS有限元 管道小尺寸缺陷损伤的仿真模拟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分析评价小尺寸缺陷形态对大口径管道承压能力的影响,利用ANSYS有限元法对承受一定内压力的带有小尺寸缺陷的管道应力水平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缺陷长度的增加、缺陷宽度的减小或者缺陷深度的增加,管体的最大应力值增加,缺陷深度的影响程度远大于缺陷长度和宽度,而且缺陷长度顺着管道轴向方向分布时的管体应力值最大。 孟庆武 于心泷 叶卫东 万家瑰关键词:承压能力 ANSYS 有限元 非摆线型采油螺杆泵转子复合加工机床研制 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现有双头螺杆泵转子线型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工方法的局限性,通过研究非摆线螺杆泵转子线型形成原理,设计了非摆线型采油螺杆泵转子复合加工机床,利用立铣刀对做行星运动的工件进行包络,加工出非摆线型螺杆泵转子。根据机床的机械结构以及转子加工表面的形成运动,对转子加工机床进行了运动分析,确定了机床各轴之间的运动关系。并分析立铣刀在加工转子时所产生的截面轮廓误差,确定了误差随工件自转转速变化的关系,对非摆线型螺杆泵转子的加工提供了参考。 祖海英 贯策 叶卫东 韩道权关键词:采油螺杆泵 转子 复合加工机床 抽油泵-气锚组合防气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油田在高含气油井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气锚对井下气液混合介质进行进泵前的气液分离。在气液两相流理论基础上,研究重力型气锚在井下的分离效率。将套管、气锚和抽油泵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分析在抽油泵整个工作循环气锚的分离效率。建立套管、重力型气锚和抽油泵的一体化三维流体域模型,气液分析模型选择流体体积法(VOF)。为了更接近实际工况,在保持套管动液面不变的情况下,计算出套管入口流速作为仿真模型的入口边界条件。用动网格技术对抽油泵柱塞设置曲柄连杆运动作为仿真模型的计算边界条件。仿真分析在高气液比井中,入口液体流速越大,气锚分离效率越低。气锚结构参数对气液分离效率影响较大,相同尺寸的套管,选择尺寸越小的外管,气锚的分离效率就越好,中心管的尺寸大小对气锚分离效率影响很小。 叶卫东 史佳豪 宋玉杰 王杨 祖海英关键词:气锚 抽油泵 动液面 气液两相流 中排气式防气抽油泵防气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中排气式防气抽油泵是一种新型的防气抽油泵,为了更好地研究其防气性能,利用Fluent软件对泵筒内气液两相流进行了仿真模拟,把柱塞一个周期的运行过程分成了4个阶段,对每个阶段泵筒内气液两相流的状态和阀门开启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各阶段压力、含气率、质量流量等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几个周期的运行后,泵筒内的液相介质质量增加,泵筒内的含气率降低,使泵筒内的压力达到固定阀开启压力,气锁解除,证明了其防气性能,为防气抽油泵的结构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韩国有 陈魏建 宋玉杰 韩道权 叶卫东关键词:气锁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单螺杆泵密封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3 2008年 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单螺杆泵压力的产生和传递规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单螺杆泵的二维模型,分析了螺杆泵定子橡胶与转子间腔体压差、腔体压力以及过盈量对接触压力的影响,得出了压差与接触压力、腔体内压力与接触压力和最大密封压力及过盈量与最大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压差的增大使接触压力增大;腔体内压力的增大使接触压力减小,最大密封压力降低;过盈量的增加使螺杆泵的最大压力增大。 叶卫东 宋玉杰 杜秀华 韩道权关键词:单螺杆泵 有限元分析 螺杆泵内部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2009年 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螺杆泵二维模型,分析螺杆泵压力传递规律,计算螺杆泵在不同压差下的接触压力,得出临界接触压力曲线。利用临界接触压力曲线分析螺杆泵内部的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螺杆泵密封腔之间的接触压力随着密封腔之间压差的增加而增加,但接触压力比压差增加速度慢,存在一个临界接触压力值;不同内压力的密封腔之间的临界接触压力构成了临界接触压力曲线,随着内压力的增加临界接触压力减小;螺杆泵内部各密封腔压力值沿着螺杆泵轴向从吸入口到排出口逐渐增加,增加速度逐渐减小,最终达到一个最大值,即此螺杆泵的最大压力值。 叶卫东 郭玉双 杜秀华 宋玉杰关键词:螺杆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