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俊峰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静脉
  • 3篇动静脉畸形
  • 3篇外科
  • 3篇静脉畸形
  • 3篇畸形
  • 2篇血管
  • 2篇放射外科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选择素
  • 1篇血管畸形
  • 1篇血管细胞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血流
  • 1篇人脑
  • 1篇神经内镜
  • 1篇手术
  • 1篇鼠模型
  • 1篇透射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麦考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九...

作者

  • 4篇胡志强
  • 4篇苏海洋
  • 4篇申俊峰
  • 2篇侯宇希
  • 2篇屠健
  • 2篇罗雷雷
  • 2篇杨敏
  • 1篇康庄
  • 1篇毛贝贝
  • 1篇关峰
  • 1篇薛凤君
  • 1篇黄辉
  • 1篇朱广通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鼠动静脉畸形模型在放射外科治疗后炎症分子的改变
2015年
目的探索鼠模型动静脉畸形在放射外科治疗后血清中炎症分子的改变,为进一步寻找人类脑动静脉畸形对放射外科治疗反应的早期监测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将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利用显微血管吻合法进行造模,造模后42 d,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定量测定两组大鼠放疗前血清中可溶性E-选择素、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组织因子及实验组放疗后6、12、24、48、72、120 h血清中以上各因子的含量,并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放疗后实验组大鼠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及P-选择择素、SICAM-1、SVCAM-1及组织因子较放疗前及对照组升高。实验组放疗不同时间点各种炎症分子的表达有差异:放疗后6、12 h时,实验组血清中可溶性E-选择素的平均浓度较放疗前显著升高(P<0.05);放疗后6、12、24、48、72 h时血清中可溶性P-选择素的水平与放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放疗后6 h和12 h时,血清中sICAM-1和sVCAM-1的浓度较放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放疗后6 h血浆可溶性组织因子浓度较放疗前升高1倍,在放疗后24 h内维持在高水平(P<0.05)。结论在放射外科治疗动静脉畸形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点对以上炎症分子进行组合监测可作为早期预测动静脉畸形对于放射外科治疗反应的标志物。
苏海洋申俊峰罗雷雷胡志强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E-选择素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人脑动静脉畸形与鼠模型颈动静脉畸形的组织学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对比动物模型动静脉畸形(AVM)和人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形态特征,证明大鼠模型AVM与人脑AVM血管形态学上的相似性。方法此次观察研究了17例人类动静脉畸形的标本和71只动静脉畸形的大鼠模型的标本,应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血管的大体结构,同时利用流量探针测量并比较两组血管的血流量。结果大鼠动静脉畸形模型和的人脑动静脉畸形标本中都能够观察到不连续的血脑屏障,内皮细胞中断,内皮细胞有大量丝状伪足、窗孔形成、溶酶体、胞质囊泡及空泡等相似的组织学结构。大鼠动静脉畸形的血流速度较正常明显加快,并于第42d时达到峰值(P〈0.05)。结论 大鼠动静脉畸形模型与人类动静脉畸形具有相似的血流动力学、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特征,因此为利用此模型研究AVM奠定了基础。
苏海洋侯宇希申俊峰杨敏胡志强屠健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血流内皮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与动静脉畸形对放疗的不同反应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究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Ms)与动静脉畸形(AVMs)的结构差异和对于放射外科治疗反应的不同.方法 实验样本共33例,包括放射外科治疗后的CMs 3例,放射外科治疗后的AVMs 3例,未经照射的CMs 6例,未经照射的AVMs 17例和健康对照4例.取材后立即处理,并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5组间的超微结构差异.结果 CMs显示管腔直径与血管壁的厚度较大而且缺乏内皮下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CMs放射外科治疗后形成部分蛋白质凝块(管腔的19% ~22%),在放射治疗后长达6年后也未出现完整的血管闭塞.AVMs观察到由纤维蛋白血栓组成永久性的血栓,使血管完整的闭塞(管腔的91% ~ 98%).照射诱导病灶周围的脑组织发生神经元丢失和神经原纤维变性.结论 CMs与AVMs的血管结构及细胞成分的不同导致它们对放射外科治疗的反应不同.
侯宇希胡志强苏海洋申俊峰杨敏屠健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畸形放射外科手术
神经内镜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镜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应用神经内镜结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5例单发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在神经内镜下观察动脉瘤、载瘤动脉、动脉瘤夹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学特征。手术前后均做全脑血管造影术(DSA)评估动脉瘤夹闭情况。结果 15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均采用神经内镜结合显微镜的手术方式顺利夹闭。术后复查DSA显示动脉瘤夹闭完全、无误夹和漏夹。术后出现短暂的动眼神经麻痹和视力下降各1例,本组无死亡。结论神经内镜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为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提供了新手段,术中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提升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峰胡志强黄辉朱广通毛贝贝康庄苏海洋申俊峰薛凤君罗雷雷
关键词:神经内镜显微外科颅内动脉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