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刚

作品数:32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建筑科学
  • 8篇理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弹塑性
  • 6篇碳纤维
  • 6篇碳纤维增强
  • 6篇纤维增强
  • 5篇弹塑性稳定
  • 4篇压弯
  • 4篇教学
  • 4篇荷载
  • 3篇单元法
  • 3篇地震
  • 3篇有限单元法
  • 3篇振动
  • 3篇三维数值分析
  • 3篇时程
  • 3篇时程分析
  • 3篇竖向
  • 3篇竖向振动
  • 3篇H型
  • 3篇BOER
  • 2篇地铁

机构

  • 32篇大连海事大学
  • 9篇北京工业大学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辽宁省交通高...
  • 3篇沈阳大学
  • 2篇哈尔滨理工大...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32篇杨刚
  • 14篇崔春义
  • 7篇李晓飞
  • 6篇钮鹏
  • 6篇金春福
  • 5篇张石平
  • 5篇孟坤
  • 3篇李晓莉
  • 3篇张爱锋
  • 3篇范颖芳
  • 3篇谭冰
  • 3篇刘扬
  • 2篇姜谙男
  • 2篇王海滨
  • 2篇王东升
  • 2篇姜黎黎
  • 2篇王忠涛
  • 2篇史金星
  • 1篇马宁
  • 1篇仇成竹

传媒

  • 5篇工程力学
  • 4篇大连海事大学...
  • 4篇航海教育研究
  • 2篇地震研究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公路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钢结构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山西建筑
  • 1篇中国港湾建设
  • 1篇沈阳大学学报...
  • 1篇探矿工程(岩...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第十届全国高...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老街地铁车站结构完全相互作用体系三维地震动力响应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为更深入认识复杂高层建筑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响应特性,结合具体工程背景分别采用罚函数算法和无限单元描述界面接触特性和动力边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大规模深圳老街地铁车站上部结构-地下结构-地基完全相互作用体系三维有限元模型,针对场地土层对基岩输入地震动的影响,对地下连续墙动土压力变化规律以及结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深圳老街地铁车站结构完全相互作用体系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可为相关工程设计和具体实践提供参考。
崔春义孟坤程学磊杨刚赵会杰
关键词:时程分析水平地震力动力响应
碳纤维增强矩形截面钢管梁的稳定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计算压弯构件弹塑性失稳的Jezek法,推导在轴压和弯矩共同作用下拉压侧外表面粘贴碳纤维片后矩形截面钢管梁绕强轴失稳时极限荷载的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碳纤维增强钢管梁在压弯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屈曲分析,并得到极限承载力的数值解,该结果与解析结果吻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碳纤维能有效提高压弯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改善构件屈曲状态.
钮鹏杨刚金春福王兴蕊
关键词:弹塑性稳定碳纤维
饱和黏弹性半空间中摩擦桩的竖向振动被引量:3
2015年
为深入了解饱和黏弹性半空间地基中摩擦桩的竖向振动特性,基于Boer多孔介质理论,考虑激振频率对摩擦桩桩底土体动刚度的影响,采用平面应变模型并结合桩土接触面的混合边值条件,推导求解得出了饱和黏弹性半空间地基中摩擦桩的竖向动力阻抗模型公式和桩顶速度时域响应解并验证了其合理性。进一步通过参数化对比分析探讨了桩基埋深比和土体渗透系数对所得竖向动力阻抗和桩顶速度时域响应的影响规律。解析推导得出的对应竖向动力阻抗模型公式和桩顶速度时域响应解,丰富了桩基动力学的理论,可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崔春义张石平杨刚许成顺李晓飞
关键词:摩擦桩竖向振动
碳纤维增强压弯构件弹塑性失稳解析解被引量:7
2007年
基于计算压弯构件弹塑性失稳的Je■ek法,推导了在轴压和弯矩共同作用下拉压侧粘贴碳纤维片材后矩形截面柱绕强轴失稳时极限荷载的计算公式,通过与有限元解进行对比,表明该解析解是正确的,它为构件弹塑性屈曲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构件横截面进入塑性的区域越大,这种碳纤维的增强效果越为明显,可见,表面粘贴碳纤维对提高构件弹塑性极限荷载是十分有效的。
杨刚王海滨张爱锋姜黎黎仇成竹
关键词:弹塑性稳定解析法碳纤维有限单元法
基础底板注浆防渗技术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部分采用片筏基础的建筑,当其地下室基础底板处于地下水水位以下时,由于勘察、设计、施工或其他诸如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基础底板发生渗水现象[1]。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及工程应用,针对此种工程事故提出了一种创新施工方法,即采用两次注浆防渗技术进行整治,效果较好。并提供一个工程实例以供参考。
史金星杨刚姜谙南
关键词:基础底板渗水注浆防渗水玻璃丙烯酸盐
考虑初始缺陷的碳纤维增强压弯钢构件稳定问题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该文推导了在轴压和弯矩共同作用下具有初始几何缺陷且拉压侧外表面粘贴碳纤维片后的H形截面构件绕强轴失稳时极限荷载的计算公式。通过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结合非线性屈曲理论,进行了受初始几何缺陷影响的碳纤维增强钢构件在压弯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屈曲分析,并得到极限承载力的数值解。将有限元结果与Je ek法得到的解析解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种结果吻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当构件两端给定的弯矩超过某一数值后,具有缺陷的碳纤维增强H型钢构件的极限承载力高于完善的H型裸钢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表明了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钮鹏金春福杨刚张迪
关键词:钢结构弹塑性稳定
船闸闸室-地基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动力特性三维数值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船闸闸室体系动力受力变形特性,分析其地震作用下船闸闸室结构-地基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响应特性,评价其抗震性能.方法采用子空间迭代法提取船闸闸室体系自然频率与振型,采用考虑几何非线性的Newmark隐式积分法求解船闸闸室动力体系方程,针对横向和竖向地震力作用下船闸闸室相互作用体系分别进行振型分解反应谱和动力时程分析.结果 3组水平地震波作用下,船闸闸室体系闸墙横向水平位移最大幅值为42.5 mm,最大拉应力为1.39 MPa.结论船闸闸室体系弹性动力时程分析与地震反应谱计算结果幅值水平相近,地震反应谱分析结果及进一步动力时程分析,船闸结构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崔春义孟坤程学磊杨刚夏明星
关键词:船闸闸室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抗震性能
深圳老街地铁车站自由场地地震动力特性数值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场地类别差异对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卓越平台值的影响.方法建立深圳某地铁车站自由场地动力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Lanczos特征值法提取自然频率与振型,通过Newmark逐步积分方法,求解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的动力平衡方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地震力作用下自由场地,进行了动力固有特性和动力响应时程分析.结果该场地在以淤泥质土、砂质黏土为主软土层内,频宽变窄,极值谱幅增大,6Hz以上高频成分谱值显著减弱,频谱分布呈现典型的软土双峰特征;在以粗砂、人工填土为主的土层双峰特征变弱,卓越平台幅值增大.结论该自由场地地震动频谱和加速度谱呈现出低频放大、高频过滤典型中软场地地震动特征.
崔春义孟坤梁志孟朱江山杨刚
关键词:时程分析地震作用频谱
重视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2014年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基本形式,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氖,注重将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等方面组织课堂教学,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张爱锋杨刚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基于GIS的城市地震预警系统被引量:6
2007年
利用GIS技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与显示地理空间数据的优势,在Visual Basic开发平台上利用Map objects控件进行GIS二次集成开发,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建筑物分别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借助已有地震衰减模型,求取建筑物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结构损害情况。
张臣杨刚王海滨
关键词:MAPOBJECTS地理数据震害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