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烧伤
  • 11篇创面
  • 10篇愈合
  • 10篇创面愈合
  • 6篇细胞
  • 6篇疗效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瘢痕
  • 5篇细胞集落
  • 5篇粒细胞
  • 5篇粒细胞巨噬细...
  • 5篇粒细胞巨噬细...
  • 5篇疗效观察
  • 5篇巨噬细胞
  • 5篇巨噬细胞集落...
  • 5篇集落
  • 5篇集落刺激因子
  • 4篇人粒细胞
  • 4篇烧伤后

机构

  • 23篇蚌埠市第三人...
  • 7篇蚌埠医学院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蚌埠市第一人...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1篇刘继松
  • 16篇章祥洲
  • 9篇杜娟
  • 7篇徐东卫
  • 7篇李勇
  • 5篇陈文实
  • 5篇方勇
  • 4篇武朱明
  • 3篇卓丹
  • 3篇李方奇
  • 3篇许瑾
  • 3篇赵经纬
  • 3篇李勇
  • 2篇余勇
  • 2篇俞为荣
  • 2篇姚敏
  • 2篇余勇
  • 1篇沈铁骁
  • 1篇王汉伟
  • 1篇王荣寅

传媒

  • 9篇蚌埠医学院学...
  • 6篇淮海医药
  • 4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感染、炎症、...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银无菌敷料在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纳米银无菌敷料在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0例深Ⅱ度烧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银锌霜敷料,观察组创面使用纳米银无菌敷料,2组患者创面均隔日换药1次,换药时观察创面一般情况;比较2组患儿创面感染率,第7天高热发生率,以及创面自换药后第2、6、10、14、18天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细菌感染率、第7天高热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用药后第6、10、14天创面愈合率均增高(P<0.01)。结论:纳米银无菌敷料抗感染效果好,能促进深Ⅱ度烧伤的创面愈合。
刘继松章祥洲徐东卫李方奇卓丹
关键词:烧伤纳米银敷料创面愈合
氧化应激和糖尿病创面的延迟愈合被引量:8
2010年
刘继松方勇
关键词:糖尿病氧化应激创面愈合
人工真皮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支架植入术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选择烧伤后瘢痕挛缩影响功能患儿2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瘢痕切除后行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对照组行瘢痕松解后中厚皮移植术。比较2组患儿术后供皮区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术后1周创面感染率及术后随访6个月取皮区、植皮区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供皮区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1周2组植皮区创面均无感染,所植皮片基本存活。术后随访6个月,2组供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植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皮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刘继松宋德恒章祥洲李勇杜娟
关键词:瘢痕修复烧伤人工真皮刃厚皮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对深II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验证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对深II度烧伤溶痂和愈合的效果并分析其可能的机理。方法 70只SD大鼠制成背部深II度烧伤创面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制创后1、3、5、7、10、14和21d观察2组动物创面情况并摄像,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不同时相点的溶痂率;ELISA法测定创面弹力蛋白酶(NE)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创面溶痂时间为(10.73±2.47)d,较对照组(14.26±2.65)d显著缩短(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6.21±1.27)d和(18.05±1.36)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组动物创面伤后3-7 d,NE、MMP-1和MMP-9水平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源性rh GM-CSF的应用可提高创面局部NE、MMP-1、MMP-9的蛋白表达,促进创面溶痂,从而促进深II度烧伤创面愈合。
刘继松赵经纬章祥洲杜娟方勇
关键词:烧伤深II度创面愈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新型生物敷料Ⅱ型在二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敷料Ⅱ型在治疗二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诊断为二度烧伤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新型生物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银锌霜皮肤黏膜抗菌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换药次数、入院第7天患者发热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换药二次创伤程度、换药舒适度、敷料覆盖舒适度及出院后半年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换药次数(4.39±1.14)次,明显少于对照组(10.72±3.39)次;观察组第7天患者发热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5.67±5.05)d及住院时间(17.22±6.46)d明显小于对照组(21.94±5.47)d和(26.06±10.07)d;观察组在创面换药二次创伤程度、换药舒适度、敷料覆盖舒适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创面瘢痕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观察组(3.44±0.98)分明显好于对照组(4.94±1.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生物敷料Ⅱ型治疗二度烧伤创面能减少换药次数,加速创面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创面瘢痕增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继松宋德恒赵刚宏李勇章祥洲程秀
关键词:生物敷料烧伤创面愈合
封闭负压吸引联合臀大肌肌皮瓣在臀部难愈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吸引联合臀大肌肌皮瓣在臀部难愈创面尤其是骶尾部褥疮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对13例骶尾部褥疮患者,入院后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一期手术行创面清创,彻底清除溃疡及周围的瘢痕组织、坏死组织并行封闭负压吸引,负压封闭引流7~14d左右,见创面底部不良组织有密集出血点,肉芽组织新鲜,二期手术予以臀大肌肌皮瓣修复创面,以臀上动脉为轴设计皮瓣,选择臀大肌外缘肌为蒂部,术前根据创面大小设计皮瓣大小,肌皮瓣面积稍大于缺损区创面。以髂前上棘与大粗隆连线中上1/3为旋转点,蒂部仅含臀大肌外缘肌肉,宽度1.5—2.0cm。于皮瓣外上缘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在臀大肌和臀中肌间隙沿血管走形分离出臀大肌,肌皮瓣完全游离后旋转覆盖创面。供区根据创面大小行直接缝合或皮瓣转移或植皮修复。结果本组所有患者经一期手术清创加封闭负压吸引后,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缺损处创面较前缩小,肉芽组织生长。二期手术行岛状臀大肌肌皮瓣修复臀部难愈创面,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颜色及弹性均恢复良好,平均随访24个月,无复发。结论应用封闭负压吸引联合岛状臀大肌肌皮瓣是修复臀部难愈创面尤其是骶尾部褥疮的理想方法。
杜娟刘继松
关键词:负压吸引肌皮瓣臀部
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儿童深度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常严重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本研究旨在探讨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儿童深度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5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深度烧伤患儿68例,其中男44例,女2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5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压力治疗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和患儿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对患儿进行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儿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儿VSS[(5.54±1.41)分]、OSAS[(3.42±0.79)分]、PSAS[(4.00±0.79)分]总体评分较治疗前VSS[(8.24±1.73)分]、OSAS[(5.00±0.82)分]、PSAS[(5.48±0.97)分]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儿VSS[(6.94±1.64)分]、OSAS[(4.28±0.75)分]、PSAS[(4.91±0.70)分]总体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VSS、OSAS、PSAS总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瘢痕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出现红斑2例,色素沉着1例,糜烂1例,对照组患儿出现水疱3例,糜烂2例。结论 对于增生性瘢痕,在常规抗瘢痕的基础上加用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瘢痕的厚度、血管分布等,减少瘢痕导致的瘙痒、疼痛,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刘继松邢福席付全有章祥洲李勇徐东卫
关键词:烧伤瘢痕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对糖耐量异常(IGT)人群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并探讨合理教育模式。方法采用单盲对照法,将2011年8月-11月就诊于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在社区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筛查出的120例IGT人群,根据其本人意愿是否参加健康教育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对教育组进行为期1年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并对2组人群1年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糖尿病健康教育后,教育组各观察指标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教育组的糖尿病(DM)转化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GT人群进行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饮食和运动疗法、减轻体重,对于防控糖尿病,减少IGT人群向DM患者转归有重要意义。
张永井陈文实刘继松赵经纬
关键词: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健康教育转归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及新生血管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对烫伤创面组织愈合及新生血管化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于背部制备直径3 cm的深Ⅱ度烫伤创面。根据创面不同处理方式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创面局部应用rhGM-CSF凝胶剂)和对照组(创面局部应用不含rhGM-CSF的凝胶基质),每组36只。分别于创面形成后当日和第1、3、7、10、14、21天观察创面并计算创面愈合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创面组织中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CD31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自创面形成后第7天起,实验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创面组织中CD31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用rhGM-CSF具有促进烫伤创面愈合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创面组织中CD31表达、使新生血管再生加速有关。
刘继松方勇姚敏俞为荣杜娟
关键词:伤口愈合烫伤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剂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溶痂及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研究,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剂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溶痂及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58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试验对象。男36例,女22例;年龄12~67岁,平均32.4岁。热液烫伤38例,火焰烧伤20例。受伤至治疗时间为1~3d,平均2.1d。采用随机双盲、自身对照方法,分为给予rhGMCSF凝胶剂治疗组(试验组)及不含rhGMCSF的凝胶剂基质治疗组(对照组)。两组用药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用药后观察创面情况,于2、6、10、14、18d计算创面溶痂率,记录完全溶痂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用药4d后黄白色坏死组织或痂皮逐渐变软;6d后坏死组织易浮动而脱落或痂皮边缘翘起,基底红白相间,深层肉芽组织增长迅速;8d时痂皮基本溶解。用药2d后试验组创面溶痂率即高于对照组,除用药后18d,其余各时间点两组创面溶痂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完全溶痂时间为(7.71±2.76)d,较对照组(14.71±3.63)d明显缩短(t=13.726,P=0.000);创面愈合时间为(18.41±2.47)d,亦较对照组(23.58±3.35)d明显缩短(t=15.763,P=0.000)。结论 rhGMCSF凝胶剂与单纯凝胶剂基质相比能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脱落,加快创面愈合。
刘继松方勇姚敏俞为荣李晓光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创面愈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