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维玮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网络
  • 1篇动态特征
  • 1篇度分布
  • 1篇对等网
  • 1篇对等网络
  • 1篇识别方法
  • 1篇识别技术
  • 1篇数据广播
  • 1篇统一内容定位
  • 1篇连接度
  • 1篇快速识别方法
  • 1篇快速识别技术
  • 1篇广播
  • 1篇复杂网
  • 1篇复杂网络
  • 1篇P2P
  • 1篇P2P流量
  • 1篇P2P网络
  • 1篇UCL
  • 1篇IP

机构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3篇马卫东
  • 3篇郑维玮
  • 2篇马建国
  • 1篇王凌楠
  • 1篇邢玲
  • 1篇刘作臣

传媒

  • 1篇电视技术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信息与电子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节点连接度的P2P流量快速识别方法被引量:3
2012年
为实现快速有效的P2P流量识别,提出一种基于节点连接度的识别方法。根据不同P2P流量的连接度特点,通过实验分析得到相关的流量属性,对属性进行关联,由此区分网络中的P2P流量及非P2P流量,并通过分析P2P下载与P2P流媒体的行为特性,证明P2P下载的流量属性具有相似性,与P2P流媒体的流量属性相差较大。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邢玲郑维玮马卫东
关键词:P2P网络连接度度分布复杂网络
P2P流快速识别技术被引量:1
2011年
P2P软件在网络中应用广泛,如何快速有效地识别P2P数据流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传统的P2P识别方法对当前P2P动态端口以及内容加密无能为力。文章根据P2P流包括IP包数目、UDP比例以及连接数指标等动态行为特征,结合数据挖掘分类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判决函数的判决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证明这种算法能对数据流进行高效的判决和预测。通过该方法,对网络中用户使用P2P软件可以进行有效的快速识别,达到对P2P监控的目的。
郑维玮马卫东刘作臣马建国
关键词:对等网络动态特征
基于UCL的数据广播实验研究
2009年
探讨了一种基于UCL的数据广播实验方案,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统一内容定位(UCL)标识方案,即将UCL标识封装到IP-option中传输,实现基于IP的统一的数据广播构架。通过实验室构建基于RSS的一种数据广播原型系统,表明该方案可行,能够提供相关的数据广播服务。
王凌楠马卫东郑维玮马建国
关键词:数据广播统一内容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