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食源
  • 4篇食源性
  • 4篇耐药
  • 4篇耐药性
  • 3篇药性分析
  • 3篇中毒
  • 3篇耐药性分析
  • 2篇电泳
  • 2篇血清型
  • 2篇源性疾病
  • 2篇志贺菌
  • 2篇食物
  • 2篇食物中毒
  • 2篇食源性疾病
  • 2篇食源性致病菌
  • 2篇脉冲场
  • 2篇脉冲场凝胶电...
  • 2篇分离株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分型

机构

  • 7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新疆疾病预防...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新疆自治区疾...

作者

  • 10篇远雪梅
  • 8篇刘艳
  • 7篇杨勤德
  • 7篇于烽
  • 7篇苏静
  • 6篇马鑫
  • 2篇高涛
  • 2篇阿依夏木
  • 2篇于烽
  • 1篇武运
  • 1篇雒婉霞
  • 1篇崔燕
  • 1篇马鑫
  • 1篇刘艳
  • 1篇苏静
  • 1篇于烽

传媒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疾病预防控制...
  • 2篇地方病通报
  • 1篇农产品加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43株沙门氏菌耐药性分析及PFGE分型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新疆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布、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2015年对收集的43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分型,并运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耐药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进行分子分型。结果43株沙门氏菌属于12个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发现32株多重耐药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率达74.42%,耐4种及以上抗生素27株、耐药率为62.79%,耐7种及以上抗生素15株、耐药率为37.50%;43株沙门氏菌呈现出28个不同的基因型别,常见沙门氏菌血清型有较好的成簇现象,相同血清型的基因型比较相近具有同源性,不同血清型的PFGE结果具有多态性。结论新疆沙门氏菌存在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利用PFGE分子分型方法,能更好地揭示不同来源沙门氏菌菌株之间的亲缘性和基因耐药性关系。
于烽刘艳苏静马鑫远雪梅杨勤德
关键词:沙门氏菌血清型耐药性分子分型
2015年新疆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2015年从新疆地区14个地(州、市)市售7类940份食品中,共分离得到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为5.21%。除调味品、烘焙及油炸类食品未检出外,熟肉制品、肉与肉制品、餐饮食品、地方特色食品、乳与乳制品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7.89%,6.25%,5.00%,2.86%。同时,从分离得到的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共检出36株耐药菌,耐药率为73.47%,其中1株为6重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其余35株为单一或多重耐药的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红霉素(ERY)57.14%,克林霉素(CLI)53.06%,四环素(TET)46.94%,环丙沙星(CIP)24.49%,庆大霉素(GEN)8.16%,苯唑西林(OXA)2.04%,头孢西丁(CFX)2.04%,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SXT)2.04%,万古霉素(VAN)0,达托霉素(DAP)0,氯霉素(CHL)0。
苏静武运杨勤德马鑫于烽刘艳远雪梅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耐药情况
2010—2014年新疆食源性致病菌鉴定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对2010—2014年新疆食源性致病菌分离株的复核鉴定,了解各地(州、市)监测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和技术水平。方法依据国家《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GB 4789-2010规定的相关方法操作。结果 2010—2014年新疆各监测实验室报送分离菌株9类共计295株,鉴定符合252株,符合率85.42%;2013年符合率最低、为77.14%,2014年的符合率最高、为94.51%,5年间符合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同年份间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P<0.05);3类食源性致病菌的符合率高于90.00%,符合率较高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00.0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92.59%、沙门氏菌90.63%;符合率最低的为副溶血性弧菌60.00%。结论新疆各地(州、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还有待加强,应加大对基层实验室的设备投入、基础建设和人员技能培训,提高监测实验室的检测技术水平。
刘艳于烽苏静远雪梅杨勤德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分离株复核鉴定
单增李斯特氏菌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的验证与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验证、探讨并分析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简称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检验方法。方法按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GB 4789.30-2010方法,首先对实验样品进行前增菌,然后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利用糖发酵试验、溶血及协同溶血试验、API Listeria生化板条、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在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上,单增李斯特氏菌和伊氏李斯特氏菌菌落周围有白色晕圈,实验样本及3种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的葡萄糖、麦芽糖、MR-VP、甘露醇、七叶苷等生化反应一致,英诺克李斯特氏菌与其他李斯特氏菌的溶血反应结果不同,为阴性;伊氏李斯特氏菌鼠李糖反应结果为阴性,其余均为阳性,只有伊氏李斯特氏菌的木糖反应结果为阳性,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结果均为李斯特菌属。结论根据对单增李斯特氏菌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的验证,建议先通过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和木糖、鼠李糖糖发酵试验,将单增李斯特氏菌与其他李斯特氏菌进行区分,再用API Listeria生化板条进行验证,可缩短检测时间同时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苏静于烽刘艳远雪梅马鑫
一起自制萝卜条引起的肉毒中毒案例分析
2006年
于烽高涛阿依夏木远雪梅杨勤德
关键词:肉毒中毒
102株志贺菌血清分型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新疆食源性疾病特定病原体监测中志贺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就诊病例中分离到的102株志贺菌,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法)。结果 102株志贺菌中,1岁~组感染最高,为45.10%,其次为5岁~组(占13.73%);福氏志贺菌87株,占85.29%,宋内志贺菌12株,占11.76%,痢疾志贺菌3株,占2.94%。血清型别中,F2a型血清型占比最高(40.20%),其次为F2b型(15.69%)、F1b(9.80%)。经15种抗生素药敏检测,志贺菌对头孢西丁、亚胺硫霉素、头孢他定敏感;对红霉素、氨苄西林、萘啶酸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7.06%、88.24%、79.41%。耐6类~9类抗生素的占比分别为31.37%、17.65%、19.61%、10.78%。结论 2013年-2016年由志贺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以低年龄组为主,F2a型为优势血清型。志贺菌多重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病原菌耐药监测,为食源性疾病的治疗和防控耐药菌的传播提供依据。
刘艳崔燕马鑫苏静远雪梅于烽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志贺菌血清型耐药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在一起食物中毒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利用沙门菌分子分型技术,分析不同来源的菌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通过同源性分析追溯新疆某县一起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方法对样品进行培养获得3株疑似沙门菌。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及分子溯源。结果 5份患者粪便标本中有2份分离到菌株,3份食品样品中有1份分离到菌株。3株菌株初步生化鉴定结果为TSI(K/A)、产气、H2S:+;赖氨酸脱梭酶:+;血清学分型结果相同,均为O:9:12:+;H:g:m:+;H2相:-,鉴定为肠炎沙门菌。药敏检测结果显示对四环素等8种药物100%敏感,对萘啶酸100%耐药。PFGE分子分型及同源性分析,3株肠炎沙门菌的DNA图谱完全相同。结论 3株肠炎沙门菌株的DNA图谱100%同源,确认为一起由肠炎沙门菌污染了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马鑫于烽刘艳苏静远雪梅雒婉霞
关键词:食物中毒肠炎沙门菌耐药性脉冲场凝胶电泳
志贺菌临床分离株菌群分布与福氏志贺菌分子分型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新疆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志贺菌临床分离菌株的菌群分布及福氏志贺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的特征。方法通过对80株志贺菌临床分离株的生化和血清学鉴定,掌握其菌群和菌型的分布,同时用PFGE和Bio Numerics 6.6软件对福氏志贺菌的DNA指纹图谱进行分子分型和聚类分析。结果 2013年-2015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分离到的80株志贺菌中以福氏志贺菌占比最高(83.75%),其次为宋内志贺菌(12.5%)、痢疾志贺菌(2.5%)。福氏志贺菌为优势菌群,其菌型则以福氏2a型占比最高(38.81%),其次为福氏2b型(20.90%)、福氏1b(14.93%),不同年间菌型的分布有所不同。结论福氏志贺菌2a型、2b型为新疆食源性监测中志贺菌的优势菌型,福氏志贺菌PFGE带型呈多样性,同一种血清型的PFGE带型分布呈集中和分散2种形式,同一血清型呈现不同带型,其遗传相关性与表型并不一致。
刘艳于烽苏静马鑫远雪梅杨勤德
关键词:志贺菌福氏志贺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新疆2015年食源性疾病诺如病毒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了解2015年新疆食源性疾病中诺如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基因组型别分布,为食源性疾病中诺如病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新疆8家哨点医院的1 033例食源性疾病患者为监测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1 033份粪便标本中阳性74份,阳性率为7.16%。发病时间以5月-8月为高峰;8个开展监测的地区中以博州(23.33%)阳性率最高;年龄分布以3岁以下儿童组及20岁以上成人组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9.19%和32.43%,发病人群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Ⅰ、GⅡ基因组构成比分别为12.16%和85.14%,GⅠ+GⅡ混合感染占2.7%。结论 2015年新疆地区食源性疾病中有近8%的患者是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春末至夏季可能为流行高峰,3岁以下儿童和20岁以上成人为重点人群,流行株以GⅡ基因组为主。
马鑫于烽刘艳苏静远雪梅杨勤德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诺如病毒
一起由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报道
2006年
于烽高涛阿依夏木刘艳远雪梅杨勤德
关键词:食物中毒大肠埃希氏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