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林
-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敦煌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莫高窟第220窟维摩诘经变帝王像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莫高窟初唐第220窟维摩诘经变中的帝王图像是敦煌壁画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它对研究中国古代帝王冕服制度及人物画史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将此帝王像与传为唐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相关帝王形象进行对比研究,并参照《周礼》等相关文献记述对该帝王像进行新的解读。
- 赵燕林
- 关键词:冕服
- 佛教石窟断代方法新进展:如何基于贝叶斯模型(OxCal)和考古信息提高碳十四测年精度被引量:7
- 2018年
- 分布于丝绸之路上的大小佛教石窟为研究佛教的传播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然而这些石窟的修建时间在学术界还存在一些争议,要更好地发掘这些石窟背后的发展脉络和价值,就必须建立一套高精度的年代序列。本文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将石窟纪年铭文、考古相对年代与大量高精度碳十四数据结合,利用贝叶斯算法,不仅将敦煌莫高窟早期三窟(第268/272/275)的始建年代进一步精确,还更加全面地展现单个石窟(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的开凿营建史(生命历程)。这一研究方法和思路可以进一步拓展至河西走廊或整个丝绸之路上的石窟群,由此建立的年代序列不仅对研究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为探索丝绸之路上其他文化交流提供参考。
- 郭青林卢春刘睿良赵燕林王建军张小刚凤飞理查德·斯达夫马克波·拉德杨善龙苏伯民
- 关键词:贝叶斯算法佛教研究
- 莫高窟第194窟维摩诘经变中的帝王图像及其服制
- 2022年
- 莫高窟第194窟维摩诘经变中的帝王像是研究安史之乱前夕中原帝王舆服制度的形象史料,通过对这一帝王像及其服制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肃、代、德宗三朝面对政局混乱的局面,试图通过“宗周”“追行古制”以及对《周礼》服制的复古,消除政权更迭带来的不利影响,稳固政权的相关历史。同时这一图像所显示出来的服制方面的深刻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在吐蕃包围广大河西地区的同时,作为唐“飞地”的敦煌依然与长安保持紧密关系的史实。
- 赵燕林
- 莫高窟“三兔藻井”图像释义被引量:8
- 2017年
- 在敦煌莫高窟的16个洞窟的藻井位置中都绘制有"三兔共耳"图案,此图案最早出现于隋代,最晚消失于晚唐。长时间以来,学界对其来源和蕴意颇有争论。经过研究可以看出,"三兔藻井"图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莲荷崇拜、北斗、月神以及佛教信仰有直接关系。
- 赵燕林
- 关键词:北斗月神莲荷
- 敦煌唐代维摩诘经变中的珥貂大臣被引量:3
- 2021年
- 在莫高窟初唐第220窟和第332、335窟维摩诘经变文殊菩萨一侧的随同中原帝王问疾的队伍中,有一身或二身平巾帻上珥貂的侍臣,其紧随帝王之后或为前导,位置显赫。对比新、旧《唐书》等文献资料来看,第220窟右侧珥貂大臣应为贞观元年复置的“散骑常侍”;第332、335窟二身左侧珥貂大臣应为贞观十六年后设置的“左散骑常侍”。这一人物身份的识别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唐代职官服制形式,以及敦煌壁画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 赵燕林
- 莫高窟三兔藻井图像来源考被引量:6
- 2017年
- 敦煌莫高窟有16个洞窟的藻井位置绘制了"三兔共耳"图案。此图案最早出现于隋代,最晚消失于晚唐。三兔藻井图像与北朝洞窟中的藻井图案(如覆莲藻井、星象图案等)之间存在诸多形式上和内涵上的联系,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莲荷崇拜、北斗、月神,以及佛教信仰等有着直接关系。
- 赵燕林
- 关键词:北斗月神莲荷
- 肃北一个庙石窟调查简报——五个庙石窟研究之三
- 2024年
- 一个庙石窟位于肃北县境内,距离五个庙石窟仅7千米,从地理位置和艺术风格来看,两者均属敦煌石窟的范畴.一个庙石窟作为五个庙石窟的附属石窟群一起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个庙石窟现存3个洞窟,其中第1窟保存较为完整,残存有唐宋时期的重层壁画,主要用作礼拜和供养,第2窟可能用于坐禅修行,第3窟可能是用于居住生活的僧房窟,洞窟附近的河岸台地上还可能有建筑基址,这些遗存共同构成一处功能较完整的石窟群.
- 张小刚王娇赵燕林
- 关键词:壁画
- 敦煌于阗国王像及其舆服制度考辨
- 2024年
- 为了进一步确认敦煌石窟中4铺于阗国王像的身份及其舆服制度,以其服饰及相关史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实物和图像资料,尤其是五代宋初舆服制度及中原王朝册封于阗国等史实,分析敦煌石窟中穿戴六旒、五旒冕冠于阗国王像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准确身份。结果显示,莫高窟第98、454、4窟中穿戴六旒冕冠的于阗国王像当为李圣天,榆林窟第31窟中穿戴五旒冕冠于阗国王像当为李圣天继任者尉迟苏罗。敦煌石窟中不同冕服的于阗国王像证明了五代宋初于阗与敦煌曹氏归义军政权、中原王朝的密切关联,反映了当时中原王朝与于阗国的统属关系。
- 赵燕林
- 敦煌莫高窟隋代第292窟“祇园记图”考释
- 2024年
- 敦煌莫高窟隋代第292窟前室西壁的未知名故事画,根据遗存画面、榜题等内容来看,应为依《贤愚经·须达起精舍品》绘制的“祇园记图”。此图较为完整地表现了《须达起精舍品》所载“须达起精舍”“降魔”和“佛陀说法”三部分内容。是目前可知莫高窟同类题材中时代最早、内容最全、构图形式最复杂的一铺。该壁画的识读,不仅为该题材相关研究补充了重要原始图像素材,而且对全面认识和研究后世降魔变文、劳度差斗圣变等内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赵燕林
- 敦煌北期石窟中的"三圆三方"宇宙模型
- 在敦煌北朝时期的覆斗顶窟中,保存有5个完整的藻井图案,该图由中心三个圆形外切三个方形的覆莲藻井构架而成,其轮廓线与新近公布的北大藏秦简中的陈起"三圆三方"宇宙模型一致,三圆直径分别等于三方边长,三圆直径之比和三方边长之比...
- 赵燕林
- 关键词:天圆地方宇宙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