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娣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流产
  • 1篇心理
  • 1篇心理体验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流产
  • 1篇意外妊娠
  • 1篇妊娠
  • 1篇砂仁
  • 1篇生殖
  • 1篇生殖健康
  • 1篇术后
  • 1篇胎停育
  • 1篇女性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停育
  • 1篇青年
  • 1篇人工流产
  • 1篇人工流产患者
  • 1篇未婚
  • 1篇未婚女性

机构

  • 4篇山东大学

作者

  • 4篇赵娣
  • 2篇王晓红
  • 2篇张燕
  • 2篇荆敏
  • 1篇韩苗苗
  • 1篇高伟
  • 1篇赵庆霞

传媒

  • 3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青年未婚女性意外妊娠药物流产的质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了解青年未婚女性意外妊娠药物流产患者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采用半结构访谈深度挖掘13例青年未婚女性意外妊娠药物流产患者的真实体验,使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心理负担重、避孕知识缺乏、缺乏家庭支持、妊娠与药物流产引起的躯体不适、积极应对与正性启发。结论:意外妊娠药物流产对青年未婚女性身心产生不良影响的同时激发出强烈的避孕知识需求,提醒医护人员在实施流产后关爱(PAC)服务时特别关注这一人群,积极宣传流产与避孕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未婚流产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避免重复流产的发生。
胡永凤王晓红高伟赵娣张燕王雪梅韩娜娜
关键词:未婚意外妊娠药物流产生殖健康
IVF-ET术后胚胎停育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胚胎停育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探讨其心理变化过程。方法:采用一般质性研究方法,目的抽样,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深度分析10例IVF-ET术后胚胎停育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运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出三个主题:IVF-ET到胚胎停育的动态的心理变化过程(埋下希望→煎熬的等待过程→希望破灭→接受);躯体的不适感;幸福感的重新定义(发现他人幸福,感受自身幸福)。结论:IVF-ET术后胚胎停育对患者产生心理及身体的双重创伤,其心理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重视人文关怀,在促进生理状态恢复的基础上疏导不良情绪,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良好心态。
张燕胡永凤赵娣王雪梅王晓红
关键词:IVF-ET胚胎停育心理体验
一种治疗先兆流产的口服药物制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组成为:荷梗10~12份,白芍10~12份,春砂仁10~15份,川芎5~7份,巴戟天5~8份,芦荟8~10份,白芷5~7份,阿胶10~12份,枸杞子10~15份,柏子仁15...
韩苗苗荆敏赵娣
文献传递
医互通微信关爱服务模式在人工流产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医互通微信关爱服务模式在人工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1日~2020年1月31日115例人工流产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将2020年3月1日~5月31日115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医互通微信关爱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避孕方法选择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离院前综合医院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医互通微信关爱服务模式应用于人工流产患者中,可帮助患者选择高效避孕方法,提高满意度,缓解负性情绪。
王雪梅梅学慧赵娣荆敏赵庆霞
关键词:避孕人工流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