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攀

作品数:7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刺激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直流电刺激
  • 2篇推拿
  • 2篇推拿疗法
  • 2篇椎间盘
  • 2篇痉挛
  • 1篇点式直线偏振...
  • 1篇电针
  • 1篇电针治疗
  • 1篇动功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针灸
  • 1篇直流
  • 1篇直流电
  • 1篇直线偏振光
  • 1篇中风
  • 1篇中风偏瘫

机构

  • 7篇深圳市龙岗区...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潜江市中心医...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程攀
  • 5篇郑杰
  • 4篇金红姝
  • 3篇刘再高
  • 3篇秦艳霞
  • 2篇詹勇
  • 2篇曾云
  • 2篇孟庆天
  • 1篇李威
  • 1篇章荣
  • 1篇林惠贞
  • 1篇杨友谊
  • 1篇许立俊
  • 1篇罗亚玲
  • 1篇牟杨
  • 1篇周亚

传媒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国康复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温针灸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对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视觉模拟评分、Boston腕管量表评分和腕部正中神经横截面积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对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视觉模拟评分、Boston腕管量表评分和腕部正中神经横截面积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20例,脱落4例)、点式直线偏振光组(20例,脱落4例)和综合治疗组(20例,脱落2例)3组。其中温针灸组行温针灸治疗,点式直线偏振光组进行点式直线偏振光物理治疗,综合治疗组进行以上2种治疗。3组均1 d治疗1次,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采用Boston腕管量表(Boston carpal tunnel questionnaire,BCTQ)进行症状维度和功能维度评分,采用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腕部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结果:与同组治疗前对比,3组治疗后的VAS评分、BCTQ评分、腕部正中神经CSA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治疗组降低较温针灸组、点式直线偏振光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可有效改善腕管综合征患者神经卡压症状,且疗效依次优于单一温针灸治疗及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
郑杰林惠贞程攀曾云江日双金红姝
关键词:温针灸点式直线偏振光视觉模拟评分
脊柱推拿结合slump-拉伸运动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观察脊柱推拿结合slump-拉伸运动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予脊柱推拿结合slump-拉伸运动治疗,对照组以牵引疗法治疗,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直腿抬高(straight leg raise,SLR)角度评分作为为观察指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和SLR角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推拿结合slump-拉伸运动治疗慢性LDH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刘再高金红姝秦艳霞郑杰程攀孟庆天詹勇
关键词:推拿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干预对腰椎间盘磁共振T2弛豫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推拿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椎间盘磁共振T2弛豫时间(T2值)的影响。方法:将2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予2个疗程的腰椎推拿干预治疗,对照组观察期间给予空白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前纤维环(AAF)、髓核(NP)、后纤维环(PAF)的T2值的变化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及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2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腰椎间盘NP的T2值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上升(均P<0.01),对照组各腰椎间盘NP的T2值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各腰椎间盘AAF和PAF的T2值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腰椎间盘AAF和PAF的T2值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2例不良反应,均评估为安全级别2级,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推拿干预能显著改善LDH患者临床症状,且腰椎间盘磁共振NP的T2值显著上升,AAF和PAF的T2值无显著上升。
刘再高郑杰秦艳霞詹勇张衡程攀
关键词:推拿疗法T2弛豫时间腰椎椎间盘
自制踝足矫形带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足下垂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观察自制自制踝足矫形带对痉挛型偏瘫脑瘫足下垂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24例痉挛型偏瘫脑瘫足下垂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行步态训练,观察组佩戴自制踝足矫形带行步态训练,共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腓肠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ROM)和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D区(站立)、E区(走跑跳)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MAS评分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ROM、GMFM-88的D区和E区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佩戴自制踝足矫形带行步态训练能进一步降低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患侧的腓肠肌张力,增加踝关节活动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李威程攀许立俊章荣杨友谊李文兰罗亚玲牟杨
关键词:脑性瘫痪痉挛型偏瘫足下垂下肢
头针与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对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治疗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观察头针与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脱离7例)脑梗死后伴认知障碍患者分为头针组(28例)、tDCS组(27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训练(Bobath、Brunnstrom)等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和药物治疗,tDCS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头针组给予头针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LOTCA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3组患者LOTC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头针组和tDCS组大部分评分提高幅度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头针组和tDCS组比较,各对其中不同单项评分的提高具有优势。结论:头针及tDCS能有效提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对于认知功能各方面的提高有其优势。
郑杰曾云程攀金红姝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与电针治疗中风偏瘫上肢痉挛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对比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与电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脱离4例)上肢痉挛的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t DCS组19例、电针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3组均给予常规运动训练;t DCS组还加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电针组加用电针治疗。实验前后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Brunnstrom分期和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中的上肢部分对患侧上肢进行评定,观察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3组患者评分改善幅度均优于治疗前(P<0.01,P<0.05)、t DCS组和头针组优于对照组(P<0.05),t DCS组改善幅度较电针组明显(P<0.05)。结论:t DCS或电针配合适当的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中风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状态,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且t DCS改善效果优于电针。
程攀金红姝郑杰刘再高
关键词:痉挛中风偏瘫电针上肢
吞咽训练及冰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脑卒中吞咽呛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吞咽训练及冰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脑卒中吞咽呛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9例脑卒中吞咽呛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吞咽训练干预,观察组40例于吞咽训练基础上实施冰刺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干预效果及干预前后吞咽功能(VFSS)评分,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1.79%(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5,P=0.039);干预8周后观察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73,P=0.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5.64%(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727,P=0.030)。结论吞咽训练及冰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吞咽呛咳患者吞咽功能,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秦艳霞刘再高孟庆天周亚程攀
关键词:卒中吞咽障碍冰刺激肌电生物反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