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红军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面神经
  • 3篇腮腺
  • 3篇腮腺混合瘤
  • 3篇神经解剖
  • 3篇逆行
  • 3篇逆行法
  • 3篇面神经解剖
  • 3篇面神经解剖术
  • 3篇混合瘤
  • 2篇神经支
  • 2篇神经支配
  • 2篇失神
  • 2篇失神经
  • 2篇失神经支配
  • 1篇对称性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变化
  • 1篇整形美容
  • 1篇整形美容手术
  • 1篇支配

机构

  • 7篇大连大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作者

  • 7篇王志军
  • 7篇田红军
  • 6篇张晨
  • 3篇高景恒
  • 3篇王娜
  • 1篇陈灿
  • 1篇冯守运
  • 1篇刘志刚
  • 1篇孙琳

传媒

  • 3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第18届世界...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全视下逆行法面神经解剖术治疗腮腺混合瘤
目的探索快速安全的腮腺混合瘤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方法,手术中全部直视下解剖分离面神经分支,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并发面神经损伤的风险。方法在一个安全平面分离,一次性完全显露面神经的颧支、颊支、下颌缘支;或者一次性完全显露面神经的...
王志军王娜田红军冯守运张晨高景恒
关键词:逆行法面神经解剖术腮腺混合瘤
文献传递
全视下逆行法面神经解剖术切除腮腺混合瘤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索快速安全的面神经解剖术切除腮腺混合瘤的方法.方法 直视下解剖分离面神经分支,在一个安全平面分离,一次性完全显露面神经的颧支、颊支、下颌缘支;或一次性完全显露面神经的颞支.然后由外周向中心解剖面神经,切除腮腺混合瘤和浅叶腮腺组织.切除肿瘤后应用SMAS瓣法修复面部形态.结果 本组患者28例,均Ⅰ期愈合.手术时间50~90 min,平均65 min;出血量平均70 ml.1例并发面神经颧支损伤(3.6%),于术后3个月恢复;2例并发涎腺瘘(7.1%),分别于术后1、2周时治愈.25例获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 在安全平面内分离一次性显露各面神经分支的全视下逆行法面神经解剖术,较传统方法更快速、安全地解剖面神经,切除腮腺肿瘤和浅叶腮腺组织,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并发面神经损伤的风险.
王志军王娜陈灿田红军刘志刚张晨高景恒
关键词:面神经解剖术逆行法腮腺混合瘤
兔口轮匝肌失神经支配后形态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寻找表情肌失神经支配后的形态学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面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1只于饲养两周后行双侧面神经颊支切断术,制造双侧口轮匝肌失神经支配模型。在按神经离断后不同时间(即刻、2周、3周、1个月、...
田红军王志军张晨
关键词:口轮匝肌失神经支配形态学
文献传递
表情肌失神经支配与再支配后变化的研究进展
面瘫后表情肌功能的不全或完全丧失给患者身心带来了极大痛苦。如何恢复面下三分之二的功能是一个复杂问题,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面神经损伤的修复效果的提高。但是,对于晚期面瘫病人目前应用任何...
田红军王志军
关键词:失神经支配面神经损伤肌纤维
文献传递
全视下逆行法面神经解剖术治疗腮腺混合瘤
目的:探索快速安全的腮腺混合瘤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方法,手术中全部直视下解剖分离面神经分支,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并发面神经损伤的风险.方法:在一个安全平面分离,一次性完全显露面神经的颧支、颊支、下颌缘支;或者一次性完全显露面神...
王志军王娜田红军张晨高景恒
颈部对称性脂肪瘤病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09年
脂肪瘤病是由原因不明的机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种罕见的疾病。1846年Brode首次报道该病,1888年Madelung第一次对当时文献报道的33例进行了总结和探讨,该病又称为Madelung’Sdisease(Benignsymmetriclipomatosis)或Launois—BensaudeSyndrome。此后到1991年国外文献(Basse等)共记载约200余例。迄今为止,国内外报道共约300例,国内报道45例。2008年9月,我们收治颈部对称性脂肪瘤1例,现报道如下。
田红军黄国洪孙琳张晨王志军
关键词:脂肪瘤病脂肪瘤
先天性额骨发育异常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田红军张晨王志军
关键词:骨发育异常先天性整形美容手术前突畸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