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娇
-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义利并重”:中国古典企业的共同体式身股激励——基于晋商乔家字号的案例研究被引量:31
- 2022年
- 以股东利益至上为治理逻辑的现代股权激励制度,具有物质报酬本位和短期行为色彩,难以从根本上打造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如何避免股权激励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并长期激发员工的组织认同感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治理难题。基于社会嵌入理论,本研究运用建构扎根理论对乔家字号身股激励进行理论挖掘,乔家字号以儒家共同体思想为社会价值观基础,以儒家义利观为商业伦理,将情感、信任等社会因素嵌入于经济组织之中,其身股激励形成了构建"地缘文化共同体—社会身份共同体—经济利益共同体"的生成路径,在此基础上抽象出中国古典企业的共同体式身股激励以"价值生成—制度耦合—利益强化"为逻辑进路的内在机理。本研究深化了对于中国古典企业股权激励制度的认识,对于修正股权激励以物质利益为本位进行理性计算的制度逻辑,从社会嵌入角度改进企业治理方式和员工持股办法具有启发意义,有助于解决员工激励的稳定性、综合性与长期性问题。
- 胡国栋王天娇
- 关键词:义利观股权激励
- 基于《贞观政要》文本解读的儒家伦理与领导纳谏行为关系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在不确定性因素剧烈增加的组织经营环境中,领导纳谏行为成为推动企业创新的关键力量。通过提炼《贞观政要》中唐太宗纳谏背后的儒家伦理因素与制度要素,从领导者的角度,挖掘儒家伦理与制度对领导纳谏行为的影响过程,探索中国本土情境下领导纳谏行为的生成机制,探究领导纳谏与员工建言之内在关系及作用过程。进而建构儒家文化背景下本土企业领导纳谏行为的生成机制,以修正组织行为学所常用的'心理动机—行为模式—绩效'的研究框架和分析进路,将中国文化情境中的儒家伦理要素置于领导纳谏行为考察的核心位置,并挖掘其在组织领导活动中的现代价值和作用方式。
- 胡国栋王天娇
- 关键词:儒家伦理《贞观政要》
-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管理学的本土化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作为一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应用学科,科学主义导向下的管理研究遭遇诸多理性困境,在科技发展和哲学渗透的多重影响下发生后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直指现代管理研究中的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等哲学根源,主张在组织中消解普遍主义的预设以回归到具体、生动、可体验的生活世界。中国的管理研究在极大地提高科学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缺乏解释力和实践效力的管理知识。未来中国的管理研究应根植于本地人的生活世界,采取主位研究策略,通过高度意会性的努力来自觉建构本土化的管理理论。管理学的范式转换在西方管理学内部很难自觉实现,这为中国管理学进行本土化研究提供了外部契机,中国独特的本土文化、历史和社会脉络也蕴含管理学进行范式创新的内生资源。
- 胡国栋王天娇
-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化自觉管理本土化
- 组织:机器的延伸还是诗意之所——基于庄子技术观的省视被引量:1
- 2018年
- 技术通过组织编织人的社会关系,进而影响人类生产与生活的质量。组织本质上是一种解放人性的积极力量,具有机性与诗性两个属性。以蒸汽机、内燃机为标志的现代工业技术具有规范性、挑衅性与控制性等特征,以技术理性的强力形式塑造着组织结构,使科层组织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成为侵蚀个人自由的庞大机器。庄子以"天道"节制"技术",将之导向契合人的心灵世界的"技艺"之途,技术得以在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审美化方向发展,为组织拓展其诗性特征预置了空间。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生命化转向,内在地蕴含着一种反物质化和去中心性的生命伦理,使得庄子"道术合一"观念具备了现实条件,两者的结合为化解组织效率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现代性悖论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 胡国栋王天娇
- 关键词:庄子技术哲学
- 经济民主视角下监事会的功效改善及运行机制——基于中德公司的跨案例比较研究
- 2017年
- 针对中国公司治理框架下监事会"虚置"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经济民主视角提出监督权力象限分布模型,在对每一象限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中国监事会的监督权力分布,并借鉴德国共同决定制度尝试完善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选取中德三个代表企业进行跨案例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推论以验证新的治理结构的合理性。最后,本文为中国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功效改善及运行机制提出具有启示性的建议。
- 胡国栋王天娇
- 关键词:经济民主监事会公司治理权力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