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嘉俊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紫花
  • 3篇紫花苜蓿
  • 3篇苜蓿
  • 3篇病原
  • 2篇桑椹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根腐
  • 2篇根腐病
  • 2篇病原菌
  • 1篇叶枯病
  • 1篇抑菌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丝核菌
  • 1篇盘菌
  • 1篇立枯丝核菌
  • 1篇镰刀
  • 1篇镰刀菌
  • 1篇镰孢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5篇焦锋
  • 5篇梁嘉俊
  • 2篇苏超
  • 2篇易铭
  • 2篇张敏娟
  • 2篇李芳红
  • 1篇钱永华
  • 1篇程积民
  • 1篇李洪建

传媒

  • 2篇蚕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杨凌区紫花苜蓿叶枯病病原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2018年
为明确杨凌区紫花苜蓿叶枯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为该病害在生产中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采自陕西省杨凌区苜蓿叶枯病病样进行致病菌分离、纯化、分子鉴定、离体叶片及活体致病性测定,确定了引起陕西省杨凌区苜蓿叶枯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对苜蓿叶枯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该菌最适pH值为7;黑暗条件下有利于该菌生长;可溶性淀粉是其较好的碳源,而对果糖利用效果最差;最适氮源为硝酸钾,而对硝酸铵利用效果最差。
梁嘉俊李芳红高鸿鹏赵文睿焦锋
关键词:紫花苜蓿叶枯病立枯丝核菌生物学特性
陕西省紫花苜蓿根腐病致病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6
2019年
紫花苜蓿根腐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苜蓿根部病害,是陕西省紫花苜蓿生产中的1种主要病害。2016年本课题组在榆林市调查发现,该病害发病率达45%以上,且在前期工作中已明确彬县紫花苜蓿根腐病致病菌为锐顶镰孢菌Fusarium acuminatum(易铭等,2017).
梁嘉俊庞仁江宁军权易铭李芳红焦锋
关键词:紫花苜蓿根腐病致病菌镰孢菌根部病害
采用EF-1α序列分析法对苜蓿根腐病病原菌——锐顶镰刀菌的鉴定被引量:20
2017年
苜蓿根腐病对苜蓿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引起根腐病病原真菌的种类,本文对从陕西省定边县牧草草场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得到的根腐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EF-1α序列分析鉴定及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中的分离、纯化得到的单菌落形态学观察及显微镜下菌丝、孢子的观察,该病原菌属于引起苜蓿根腐病的镰刀菌属(Fusarium);用CTAB法提取病原菌基因组DNA,并对EF-1α序列进行PCR扩增、回收纯化、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与Genbank已知近缘种属亲缘关系,结果显示与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亲缘关系最近,可信度达99%;最后通过根部接种试验,接种苜蓿根部发病症状与田间根腐病发病症状一致,鉴定结果显示本试验研究的引起紫花苜蓿根腐病的病原菌为镰刀菌属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
易铭梁嘉俊史建李洪建程积民焦锋
关键词:紫花苜蓿根腐病
桑椹果腐病的病原菌鉴定被引量:2
2020年
为探究桑椹果腐病的发病原因,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桑椹果腐病病果中分离得到一株真菌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可产生白色气生菌丝和紫色色素。根据显微观察结果,大型分生孢子较少,呈纺锤型或镰刀型,稍弯曲,向两端逐渐变尖,具有2~5个隔膜,大小(154~407)μm×(14~31)μm;小型分生孢子较多,一端尖细、一端钝圆,大小(33~95)μm×(20~38)μm,无隔膜或有1个隔膜。通过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形态观察,初步认为其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利用真菌EF-1α基因和rDNA ITS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进一步确认桑椹果腐病的病原菌是层出镰刀菌。根据柯赫氏法则鉴定病原菌,发现层出镰刀菌对桑椹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
聂蓓蓓梁嘉俊包立军董小龙郑泽林高鸿鹏张敏娟焦锋苏超
关键词:桑椹果腐病
一株桑椹核盘菌的分离鉴定及植物源抑菌剂的筛选被引量:3
2021年
采集陕西省周至县桑园土壤中生长的疑似核盘菌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法从子实体分离到一株真菌命名为Z02。菌落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Z02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该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在试验条件下该菌生长最适pH为3,最适温度为15℃,果糖和葡萄糖为利用效果较好的碳源,酵母粉为利用效果较好的氮源。使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对其具有抑制作用的植物提取物,结果显示八角茴香的60%醇提取液具有抑菌作用,当供试浓度为0.1 g/mL时,抑菌率为97.21%。
郑泽林王一方包立军梁嘉俊苏超焦锋张敏娟钱永华
关键词:核盘菌生物学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