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油田
  • 2篇油藏
  • 2篇沈阳油田
  • 1篇断块
  • 1篇断块油田
  • 1篇岩性
  • 1篇岩性气藏
  • 1篇油产量
  • 1篇原油
  • 1篇原油产量
  • 1篇砂体
  • 1篇剩余油
  • 1篇剩余油研究
  • 1篇水平井
  • 1篇平井
  • 1篇气藏
  • 1篇注水
  • 1篇注水开发
  • 1篇挖潜
  • 1篇裂缝型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7篇梁光迅
  • 3篇张建英
  • 2篇牟勇
  • 2篇赵志彬
  • 2篇杨士萍
  • 1篇刘丹
  • 1篇王强
  • 1篇李辉
  • 1篇田云涛
  • 1篇张景海
  • 1篇邵建中
  • 1篇魏娟
  • 1篇龚姚进
  • 1篇柴伟栋
  • 1篇阚立岩

传媒

  • 5篇特种油气藏
  • 2篇第四届全国油...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7
  • 4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沈625块裂缝型低潜山油藏注水开发主要做法及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07年
沈625块潜山油藏具有双重介质的复杂特点,开发中暴露出多种矛盾,通过注水可行性分析以及注水参数优化设计,给出了注水开发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并对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其中,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方式的应用对于新型注水开发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施后效果明显,可为同类油藏的注水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龚姚进梁光迅
关键词:裂缝型油藏注水开发水平井
牛居油田岩性气藏挖潜研究及应用
本文针对牛居油田天然气开发后期水淹重、泄压半径大、潜力区分布高度零散的问题,以动静态基础分析为切入点,建立浅层气电性图版判别标准,结合中子寿命测试及油气组合识别等监测手段及三维地震解释技术,深度追踪有利砂体控藏特征,落实...
刘丹杨士萍梁光迅牟勇邵建中田云涛
关键词:岩性气藏工程应用
文献传递
沈阳油田高凝油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通过对实际矿场资料进行拟合 ,并与前人提出的有关理论相比较 ,阐述了高凝油油藏含水上升规律 ;初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并进行了含水的短期预测 。
梁光迅赵志彬张建英李辉
关键词:高凝油含水沈阳油田
沈67块流动单元划分被引量:1
2002年
针对沈 67块砂体多而薄的特点 ,应用较为先进的陆相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方法 ,对该块的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 ,将单砂体作为渗流单元的研究对象后 ,发现沈 67块电性特征下看似连通的砂体 ,实际连通情况较差 ,为开发中后期的调整挖潜提供了新的依据。
梁光迅张建英阚立岩魏娟王强
关键词:储层砂体
多开发单元原油产量预测方法及应用被引量:4
2002年
针对多开发单元原油产量预测难这一现状 ,本文通过对经典模型及现场统计规律的回顾 ,提出多开发单元原油产量预测应采用多种方法同步进行 ,然后综合选值的工作思路。该方法在沈阳油田应用后 。
梁光迅赵志彬
关键词:原油产量沈阳油田
薄互层砂岩油藏产量劈分方法探讨被引量:34
2002年
尝试运用一种新型的产量劈分方法 ,以解决水驱砂岩油藏 ,尤其是薄互层砂岩油藏产量劈分过程中 ,基础工作量繁重、技术精度要求高、研究难度大等诸多问题。运用该方法 ,在沈67块薄互层砂岩油藏的产量劈分过程中 ,取得了成功。实践证明 :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薄互层砂岩油藏的产量劈分问题 ,与常规方法相比 ,具有与油藏开发资料结合更加紧密、技术手段更加突出。
阚利岩张建英梁光迅孙庆春张景海
关键词:剩余油研究
龙11块“2+3”采油开发试验及效果评价
“2+3”采油即在充分发挥二次采油作用基础上进行有限度三次采油的技术.运用地层对比与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相结合、油藏开发动态分析与静态地质基础研究充分结合等方法,利用平面及纵向上井网调整与区块整体调驱相结合的手段,达到了...
柴伟栋杨士萍牟勇梁光迅柴雨泽可佳
关键词:复杂断块油田采油工程采收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