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荫璐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职业病
  • 3篇职业病危害
  • 2篇控制效果评价
  • 1篇冶炼
  • 1篇职业病危害调...
  • 1篇职业病危害控...
  • 1篇职业病危害控...
  • 1篇职业病危害控...
  • 1篇职业卫生
  • 1篇皮革
  • 1篇皮革制造
  • 1篇汽车
  • 1篇汽车制造
  • 1篇仲钨酸铵
  • 1篇钨矿
  • 1篇钨冶炼
  • 1篇建设项目职业...
  • 1篇白钨
  • 1篇白钨矿
  • 1篇病例

机构

  • 5篇厦门市疾病预...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5篇李荫璐
  • 3篇傅清青
  • 2篇徐健
  • 1篇李晓宏
  • 1篇白宏
  • 1篇陈敏
  • 1篇杨金德
  • 1篇陈连升
  • 1篇卢燕琼

传媒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04—2013年厦门市职业卫生监测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厦门市职业危害情况。方法收集整理2004—2013年职业有害因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厦门市职业有害因素总合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合格率为88.28%,其中毒物合格率最高(97.56%),其次是粉尘(88.87%),物理因素合格率最低(72.99%);2010—2013年内资、港澳台和外资企业的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的外资企业监测合格率均最高。结论 2004—2013年厦门市职业有害因素总合格率呈上升趋势,说明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在不断改善。
傅清青王闯世李荫璐
关键词:职业卫生
某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对某汽车制造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风险评估法相结合,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乙酸乙酯、汽油、乙酸丁酯、环己酮、苯乙烯、氢氧化钠、甲醛、磷酸、乙苯、硫酸、电焊烟尘、玻璃钢粉尘、木尘、矽尘、其他粉尘、噪声,其中,粉尘和噪声超标情况较为严重。该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局、卫生辅助用室设置、职业病防护措施实施、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等情况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结论粉尘和噪声是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徐健白宏李荫璐陈连升
关键词:汽车制造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厦门市皮革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了解厦门市皮革制造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溶剂浓度及其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分析评价皮革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提出技术改造建议。方法收集2008—2012年厦门有代表性的4家皮革制造企业工作场所中有机溶剂浓度监测数据及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机溶剂是皮革制造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车间空气中苯和甲苯超标率分别为0.93%、18.49%,作业人员的血象异常率增高。结论该市皮革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有机溶剂的危害。
傅清青李荫璐李晓宏
关键词:皮革制造
厦门市2006-2011年与1950-1990年尘肺发病比较分析
2014年
目的比较厦门市2006-2011年与1950-1990年尘肺发病情况,分析其出现的新变化。方法收集1950-1990年及2006-2011年厦门市尘肺病例资料。结果 1950-1990年和2006-2011年全市共有尘肺病例332例。其中1950-1990年共有307例,占92.5%;2006-2011年共有25例,占7.5%。发病工种主要是切石、风钻、破碎、电焊。与1950-1990年相比,尘肺种类从以矽肺为主变为以矽肺和电焊工尘肺为主,发病年龄提前、平均发病工龄缩短,女性尘肺病例明显下降(均P<0.05),尘肺期别构成及合并结核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矽肺、电焊工尘肺是厦门市目前尘肺的主要种类,应警惕电焊工尘肺、建筑工地风钻工矽肺逐渐增多的趋势。
徐健陈敏李荫璐
关键词:尘肺病例
某钨业公司白钨矿生产仲钨酸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012年
目的对某钨业公司白钨矿生产仲钨酸铵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评价相应防护措施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查表法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氢氧化钠、钨、硫酸、盐酸、氨、稀土粉尘、噪声、高温、γ射线;稀土粉尘和毒物的检测合格率均达100.0%;噪声检测合格率为83.3%。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傅清青李荫璐杨金德卢燕琼
关键词:钨冶炼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