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彦丽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东南
  • 2篇盆地
  • 2篇琼东南盆地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裂陷
  • 1篇聚煤
  • 1篇聚煤环境
  • 1篇古近纪
  • 1篇层序
  • 1篇沉积充填
  • 1篇成煤
  • 1篇成煤规律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篇廖计华
  • 2篇肖军
  • 2篇李彦丽
  • 2篇任桂媛
  • 1篇王华
  • 1篇李国良
  • 1篇夏存银
  • 1篇严德天
  • 1篇李俊良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琼东南盆地崖城组聚煤环境及成煤规律被引量:4
2011年
综合利用钻井、岩心及地震等资料,结合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相关方法和理论,对琼东南盆地崖城组聚煤环境特征及成煤作用展开研究。琼东南盆地崖城组煤层主要见于潮坪潮上带和潮间带的泥炭坪、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及扇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以聚煤环境为主线,考虑到古构造的影响,总结出琼东南盆地的聚煤模式:潮上带及潮间带面积最大,为主要的聚煤环境;缓坡带成煤沉积体系的分布广于断控陡坡带;崖二段具有较强的聚煤潜力。
任桂媛肖军李彦丽廖计华李国良夏存银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成煤规律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幕式裂陷及构造、层序和沉积的综合响应过程被引量:12
2012年
通过对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构造沉降阶段性演化以及断裂幕式活动和古构造格架变化等信息的识别与厘定,揭示了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构造活动的幕式演化过程及其特征。进一步结合层序地层与沉积充填综合分析,系统论述了幕式裂陷作用对沉积层序形成与演化的控制。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古近纪经历了3个裂陷阶段,即裂陷Ⅰ幕(S100-S80)、裂陷Ⅱ幕(S80-S70)和裂陷Ⅲ幕(S70-S60),分别对应盆地的初始断陷期、主断陷期和断坳转换期。裂陷活动早期以强烈的差异性块断作用为主导,而晚期逐渐被区域性坳陷作用和少量断裂活动共同控制的均一化沉降作用所取代,整体呈现出弱-强-弱的演化特征。裂陷作用的幕式过程及不同裂陷幕同沉积构造活动的差异性通过对可容纳空间、沉降速率、同沉积断裂活动和古构造格架的深刻影响,进而控制了盆地内层序地层单元与沉积旋回的整体发育、沉积与沉降中心的时空展布以及层序地层格架下沉积体系域的构成样式。
廖计华王华肖军李俊良严德天李国良夏存银李彦丽任桂媛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沉积充填地层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