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冬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教学
  • 3篇虚拟实验
  • 1篇地理
  • 1篇虚拟仿真实验
  • 1篇虚拟实验技术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氧气
  • 1篇音调
  • 1篇饮食
  • 1篇深度教学
  • 1篇实验教学
  • 1篇思维
  • 1篇探究教学
  • 1篇气中
  • 1篇自然环境
  • 1篇自然环境资源
  • 1篇自然科学
  • 1篇小学自然
  • 1篇教研

机构

  • 7篇上海市曹杨第...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李冬

传媒

  • 2篇教育传播与技...
  • 2篇现代教学
  • 1篇现代基础教育...
  • 1篇教育与装备研...
  • 1篇上海课程教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本土自然环境的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初探被引量:4
2016年
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是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知识有效结合的纽带,文章从充分利用本土自然环境资源出发,以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研究小学自然科学学科课程的学习资源开发和探究学习活动。提出本土自然环境资源可以作为国家课程实施的重要资源,以丰富教材内容,有效实施教学;本土自然环境资源还能打破书本教学的局限性,构建一种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李冬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
运用虚拟实验技术实施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一课为例
2023年
本文介绍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虚拟实验技术,以实验为主要途径开展课堂教学,形成“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化学概念,并通过探索模型、构建模型、迁移模型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高效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探究能力的提升。
李冬阮家宁
关键词:虚拟实验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建立学校跨学科教研共同体,探索学科建设新路径
2022年
教研共同体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现研修一体化、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自2021年底起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学校依托“深度教研”项目实验,聚焦学科关键问题,以跨学科深度教研为载体,从课程建设、教学研究、项目实施等方面构建教研共同体,开辟了深度教研提升学校学科建设的新路径,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李冬
关键词:共同体建设跨学科
融合虚拟实验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以“饮食与健康”PhET教学为例
2022年
本文阐述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平台直观化、游戏化、受众广、重探究的特点,开展基于研究设计的、开放的实验教学。教师应用虚拟实验平台,根据学生实际产生的资源,通过加速变量参数,生成互动教学所需的新资源,进而引导数据分析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开展自然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李冬
关键词:虚拟实验
融合“NOBOOK”与“phyphox”技术的思维型科学探究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初中物理“音调”一课为例
2024年
以初中物理“音调”课程为例,探讨了如何融合“NOBOOK”和“phyphox”两项技术,设计并实施思维型科学探究教学。通过结合虚拟实验和实际数据采集分析,学生深入探索音调变化的原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科学实验技能与高阶思维能力,为课堂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启示。
李冬夏芸芸刘俊洋
关键词:初中物理音调
应用PhET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实施地理深度教学的实践探索——以“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为例
2023年
地理虚拟仿真实验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实验教学相结合,培育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方式,而深度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重要方式。文章以“海陆的变迁”为例,探讨PhET虚拟仿真实验在实施初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培育地理综合思维提供参考。
李冬
关键词:初中地理深度教学
融合PhET虚拟实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以小学自然《饮食与健康》一课教学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虚拟实验技术具有直观化、游戏化、受众广、重探究的特点,可用于开展基于研究设计的、开放的实验教学。本文以小学自然《饮食与健康》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融合PhET虚拟实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可能性。在教学案例中,通过合理设置教学目标,采用虚实结合、创设情境等方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本文还对融合虚拟实验教学的积极意义和使用原则进行了论述。
李冬
关键词:虚拟实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