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汉勇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文山州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玉米
  • 4篇杂交
  • 3篇性状
  • 2篇雄穗
  • 2篇选育
  • 2篇玉米品种
  • 2篇玉米雄穗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主要农艺性状
  • 1篇滇东南
  • 1篇东南
  • 1篇选育及栽培技...
  • 1篇玉米新品种
  • 1篇玉米育种
  • 1篇玉米杂交
  • 1篇玉米杂交组合

机构

  • 9篇文山州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云南春秋农业...

作者

  • 11篇朱汉勇
  • 2篇李新海
  • 2篇王序英
  • 2篇唐丽敏
  • 2篇李玉祥
  • 2篇滕娟
  • 1篇杜万里
  • 1篇郝转芳
  • 1篇翁建峰
  • 1篇张晓聪
  • 1篇曾瑞珍
  • 1篇张志胜
  • 1篇邸宏
  • 1篇陈达菊
  • 1篇李凤海
  • 1篇王宏伟
  • 1篇吕香玲
  • 1篇梁计南
  • 1篇王振华
  • 1篇蔡一林

传媒

  • 2篇玉米科学
  • 2篇中国种业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云南农业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南方农业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雄穗发育早期耐旱相关转录因子的发掘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发掘更多与玉米雄穗生长发育早期耐旱性相关的转录因子基因,选用耐旱型玉米自交系(DT)铁7922、X178,以及干旱敏感型自交系(DS)吉81162和丹340为试验材料。使用盆栽方法进行育苗,并在一致且适宜的肥水条件下培养至雄穗发育前期,通过人工模拟田间干旱胁迫及正常灌溉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处理。采用RNA-Seq技术检测玉米雄穗发育早期在受到干旱胁迫后相对于正常灌溉处理而言,耐旱相关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在转录水平上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共发现287个转录因子基因在受到干旱胁迫后相对于正常灌溉呈现差异表达。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和注释结果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中具有耐旱调控功能的转录因子基因34个。其中在2个耐旱型材料中共有且表达模式一致的基因6个;在2个干旱敏感型材料中共有且表达模式一致的基因3个;在4个材料中均呈显著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基因1个。研究结果为玉米雄穗发育早期耐旱功能转录因子基因发掘和耐旱分子育种提供了基因基础。
吴永波吴永波郝转芳王楠宋洁柳波娟朱汉勇朱汉勇邸宏王振华
关键词:玉米雄穗转录因子耐旱性
杂交玉米品种文单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2017年
文单8号(原编号:文08-167)系云南省文山州农业科学院于2008年用本所自选自交系1611-7作母本、自育自交系文2134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玉米单交种,于2013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3005号。该品种具有植株高大、产量高、耐瘠薄、抗病抗逆性较强、品质好、子粒耐储藏,尤其是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中等肥力地块种植。
王序英李玉祥蔡世昆滕娟钱双宏朱汉勇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滇东南部分玉米自交系籽粒品质性状及相关分析
2009年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滇东南101个玉米自交系的粗脂肪(CF)、粗蛋白(CP)、粗淀粉(CS)3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评价,以了解自交系内在品质情况,并探讨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高蛋白和高淀粉玉米自交系较为丰富,但缺乏高油玉米自交系;各品质性状变异较大,CF,CP,CS的含量均呈近似正态分布,其中CF含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16.8%,CP次之,为13.2%,CS变异较小,仅为2.7%;CF与CP为弱度正相关;CF与CS,CP与CS均呈中度负相关。根据品质育种的要求,该地区适合开展高蛋白玉米和高淀粉玉米育种,而不利于开展高油玉米育种。
朱汉勇蔡一林李玉祥钟正阳陈文学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品质性状
18个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为了探讨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种质资源并筛选出适宜文山及相似生态区域的抗病优质高产广适玉米新品种,同时提高新品种培育的效率,本研究以自主选育的18份玉米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1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鉴定,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产量性状差异较大,18个玉米杂交组合产量在10 082.5~12 759.5 kg·hm^-2之间,其中有11个杂交组合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WD004)(P<0.01),WD012和WD006产量最高。参试材料的1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在3.79%~127.52%之间;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单穗粒质量(r=0.659**)、出籽率(r=0.525*)和穗长(r=0.473*)均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出籽率和单穗粒质量对产量的直接正向作用分别是0.484和0.477,表明出籽率和单穗粒质量对产量的提高作用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玉米的17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6个综合指标,其累积贡献率为85.461%,代表了17个农艺性状改良方向,根据主成分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在欧氏距离10处将18个玉米品种(系)分成4类,有效区分了不同的品种。因此,在选育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时,按育种目标的要求选取主要性状,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性状间的关联。
钱双宏蔡世昆王序英滕娟李玉祥朱汉勇
关键词:玉米杂交组合农艺性状
云南南亚热带生态区气候特点与玉米育种目标探讨被引量:3
2007年
云南南亚热带生态区位于北纬24°以南及金沙江河谷低海拔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立体农业生态气候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玉米,但仍以夏玉米为主。根据该区复杂的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和种植习惯,提出了较高产但稳产、抗病、抗逆、适应性广、优质和大穗等玉米育种目标。
朱汉勇李玉祥陈文学钟正阳
关键词:玉米气候特征育种目标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及性状主成分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通过文山州试点2019年禾朴农业玉米品种联合体区域试验,鉴定9个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比较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7个品种产量显著高于海禾2号(CK),其中布单339产量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对产量和品种综合评价影响较大的主成分有3个,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46.229%,综合反映品种的经济性状、抗逆性和适应性,可以作为高产玉米各性状的综合指标。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36.945%,特征向量值最大的是株高、单穗粒重和穗位高,指向玉米品种的形态性状和经济性状。第3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10.473%,反映的是抗倒性等抗性。参试品种中布单339、禾朴596和宣玉1536综合表现优良,可以在文山地区大面积示范和种植。
唐丽敏钱双宏李正润蔡世昆朱汉勇王绍斌
关键词:玉米品种方差贡献率主成分分析
建兰与寒兰杂交后代试管花诱导及其形成过程的形态学及细胞学观察
2015年
从建兰与寒兰杂交后代的根状茎、试管苗和根状茎薄层均诱导出试管花,诱导率分别为61.67%、80.00%和16.67%。对根状茎、试管苗和根状茎薄层试管花形成过程的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试管花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可分为花芽诱导期,花芽形态建成期,开花期,谢花期4个时期。以试管苗为材料的试管花形态建成所需的时间最短,根状茎次之,根状茎薄层所需的时间最长。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根状茎试管花起源于皮层,其形态建成过程可分为花序原基形成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形成期和小花原基分化期4个时期。
陈达菊曾瑞珍杨青朱汉勇陈显梅梁计南张志胜
关键词:根状茎细胞学观察
青贮玉米新品种文青贮2号的选育及应用前景被引量:2
2023年
文青贮2号是云南省文山州农业科学院与云南春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玉米自选系T3241为母本、自交系15CQ125为父本杂交组配的青贮玉米新品种,具有抗逆性好、生物产量高、持绿性好、营养品质优、适口性好和消化利用率高等优点。202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玉2020188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200m的青贮玉米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钱双宏朱汉勇陈书生蔡世昆王绍斌李绍云
关键词:青贮玉米选育栽培技术
文山州10个杂交玉米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2022年
研究玉米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构成的影响,可为育种中有效性状的选择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对杂交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文山州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10个玉米杂交组合为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调查各组合的生育期、植株性状、适应性、抗逆性及果穗性状等指标,对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参试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玉米籽粒产量与穗粗(r=0.697^(**))、单穗粒质量(r=0.736^(**))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r=0.555^(*))、百粒质量(r=0.600^(*))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穗粒质量对籽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698,表明单穗粒质量对产量的提高作用最大。试验结果表明,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时,应尽量选择单穗粒质量大和穗粗较粗的品种,并且要兼顾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生育期、出籽率和穗长等性状间的相互影响,综合考虑。
王绍斌钱双宏蔡世昆李正润朱汉勇唐丽敏杨童舒
关键词: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不同玉米品种(系)在云南省不同生态区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筛选云南省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水平条件下的优良新品种,为该区域玉米新品种精准推广和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9个玉米品种(系)在云南省15个试点的区域试验籽粒产量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玉米品种(系)在云南省不同试点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同时综合评价参试地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结果表明: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以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均对参试品种产量产生极显著影响;综合产量、AMMI模型分析及GGE双标图结果,G3(文17-115)、G6(文15-5851)和G5(文17-5313)属较理想品种;E15(普文镇试验点)和E2(石林县试验点)是综合性较好的试点,均具有较强的区分力和代表性。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但品种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两种方法优势互补,可以用来作为全面有效地评估品种和试点的理想工具。
钱双宏蔡世昆朱汉勇王绍斌李正润王应梅李绍云
关键词:AMMI模型GGE双标图丰产稳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