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璠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芽囊原虫
  • 2篇原虫
  • 2篇原虫感染
  • 2篇人芽囊原虫
  • 2篇人芽囊原虫感...
  • 2篇小鼠
  • 1篇血清
  • 1篇鼠血清
  • 1篇黏膜
  • 1篇小鼠血清
  • 1篇白介素
  • 1篇白介素17
  • 1篇白介素23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1...
  • 1篇IL-17
  • 1篇肠黏膜

机构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2篇符瑞佳
  • 2篇伍玲园
  • 2篇刘登宇
  • 2篇卢作超
  • 2篇唐莉莉
  • 2篇张璠
  • 1篇刘腾

传媒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人芽囊原虫感染小鼠血清中IL-17水平的动态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小鼠感染人芽囊原虫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动态变化,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来探讨IL-17在人芽囊原虫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BABL/C小鼠1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免疫抑制剂组、对照组,每组各40只,三组小鼠分别于感染后第2d、3d、4d、5d、6d、7d、8d、10d、12d、14d各取4只,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IL-17水平。结果免疫抑制剂组和对照组小鼠血清中IL-17的含量在不同感染时期基本处于稳定水平(P>0.05),而感染后不同时期的实验组小鼠血清IL-17水平出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4d、5d、6d的表达分别高于免疫抑制剂组和对照组(P<0.05),且第5d达到高峰。结论提示了IL-17可能在人芽囊原虫早期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符瑞佳伍玲园卢作超唐莉莉刘腾张璠刘登宇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白细胞介素17血清
人芽囊原虫感染小鼠肠黏膜IL-17和IL-23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感染小鼠肠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和IL-23的表达情况。方法30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免疫抑制剂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免疫抑制剂组小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 mg/只,日1次,连续5 d;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只。实验组每鼠经口感染107个人芽囊原虫,免疫抑制组和对照组每鼠经口灌服0.5 ml生理盐水。感染人芽囊原虫5 d后,剖杀小鼠,分别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制作成组织切片,HE染色检查小鼠肠黏膜病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各肠黏膜中IL-17和IL-23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肠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炎症改变。IL-17和IL-23在实验组小鼠不同肠黏膜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免疫抑制剂组和对照组(P<0.05),而免疫抑制剂组与对照组IL-17和IL-23在小鼠不同肠黏膜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在实验组小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回肠黏膜(P<0.05),IL-23在实验组小鼠十二指肠、空肠黏膜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回肠和结肠黏膜(P<0.05)。结论IL-17和IL-23参与人芽囊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且IL-17与IL-23在人芽囊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有一定的相互调节作用。
伍玲园符瑞佳卢作超唐莉莉张璠刘登宇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白介素17白介素23肠黏膜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