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区bF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联合应用酶消化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胎盘基蜕膜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鉴定间充质干细胞。参照Taoka s方法制作90只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A组为细胞移植组,B组为生理盐水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脊髓损伤后7 d,细胞移植和生理盐水组分别进行损伤周围局部干细胞和单纯生理盐水四点注射。在术后3、7、14和28 d,采用BBB(Basso-Beatie-Bresnehan,BBB)评分进行行为学评价观察神经恢复情况。各组于造模后3、7、14和28d取材,每组每时间点取5只分别取材,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形态学检查。结果脊髓损伤后,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改善,移植14 d即可观察到明显改善,28 d BBB评分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大鼠相比,移植术后7、14和28 d,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增加损区域伤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在宿主脊髓内产生大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从而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有关。
- 李洪秋崔丹阿良赵忠海陈宾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神经再生
-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体外诱导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应用M atrigel建立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体外培养体系,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诱导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从而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在糖尿病微血管病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制备糖基化白蛋白。在M atrigel上建立血管形成的体外培养体系,实验分浓度效应组和时间效应组,并进行CD3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采用光镜下计数管腔数及计算机图像分析对结果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经分离培养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在M atrigel上培养形成管腔样结构。糖基化白蛋白(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于培养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后,可见管腔形成数目增加,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P<0.01)。结论糖基化终末产物可以促进M atrigel体外诱导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形成。
- 崔丹王哲杨向红
- 关键词:糖基化终末产物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
-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制备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白蛋白。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核因子κB的活化。并观察给予辛伐他汀后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M atrigel上管腔形成的变化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结果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无糖基化白蛋白刺激时,核因子κB主要表达在细胞浆;糖基化白蛋白刺激后核因子κB主要表达在核内,作用30 min时达高峰。糖基化白蛋白作用下管腔形成明显增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明显增加,加入辛伐他汀后管腔形成明显减少,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糖基化终末产物发挥重要作用,核因子κB的活化是其关键环节;辛伐他汀可以减少糖基化白蛋白诱导的管腔形成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
- 崔丹王哲李辉
- 关键词:糖基化终末产物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辛伐他汀
-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普罗布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损伤以及抗氧化剂普罗布考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基化终末产物损伤组和普罗布考干预组;应用TBA法、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细胞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浓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及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水平和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核因子κB活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损伤组内皮细胞丙二醛浓度上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水平降低、细胞质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减少(P<0.05)。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时间在30min和6h时培养基中一氧化氮浓度升高(P<0.05或P<0.01),而12h后一氧化氮浓度随着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或P<0.01)。普罗布考在10、20、50、100μmol/L范围内降低细胞丙二醛水平,抑制NADPH氧化酶蛋白活化,上调一氧化氮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水平(P<0.05或P<0.01)。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微血管内皮细胞后核因子κB表达部位由细胞质移到核内,作用30min时核内表达达高峰,而后持续高表达。结论糖基化终末产物导致的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下降的机制可能包括:①引发脂质过氧化;②活化NADPH氧化酶,增加活性氧的生成;③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水平异常,影响一氧化氮生成;④激活核因子κB。普罗布考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拮抗糖基化终末产物导致的脂质过氧化,核因子κB、NADPH氧化酶活化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异常来保护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王哲刘政操崔丹杨向红
-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糖基化终末产物内皮细胞氧化应激
- 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血管形成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应用Matrigel建立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MECs)血管形成的体外培养体系,为进-步探讨视网膜相关疾病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培养RMECs,在Matrigel上建立血管形成的体外培养体系。结果经分离培养的RMECs在Matrigel上培养形成管腔样结构。结论RMECs能够在Matrigel上形成血管腔。
- 崔丹王哲杨向红
- 关键词: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培养血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