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红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一株韩国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株韩国假单胞菌及其应用,经鉴定为韩国假单胞菌CJ‑361,保藏号为CGMCC NO.12122。该发明公开的假单胞菌CJ‑361是采用假单胞菌选择性培养基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并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方法对分...
- 陈军吴林坤林文雄林翰黄珊瑜吴艳红林生
- 文献传递
- 一株韩国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株韩国假单胞菌及其应用,经鉴定为韩国假单胞菌CJ-361,保藏号为CGMCC?NO.12122。该发明公开的假单胞菌CJ-361是采用假单胞菌选择性培养基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并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方法对分...
- 陈军吴林坤林文雄林翰黄珊瑜吴艳红林生
- 文献传递
- 连作地黄根际群体感应菌群变化及其作用机理
-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其块根药用价值高,但其栽培过程中也存在十分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前人研究认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土壤是个极其...
- 吴艳红
- 关键词:地黄连作障碍根系分泌物
- 文献传递
- 不同改良措施对太子参根际土壤酚酸含量及特异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6年
- 太子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部入药,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大,但其栽培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连作导致产量品质严重下降,病虫害猖獗,探索太子参连作障碍形成的机制及其消减措施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广泛栽培的"柘参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壤农化分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荧光定量PCR(qPCR)等技术对不同连作年限或不同消减措施下太子参根际土壤的主要养分、酚酸含量动态及特异菌群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太子参连作导致产量显著下降,与正茬相比产量下降达43.5%,而水旱轮作和微生物菌肥处理可不同程度缓解其障碍效应.太子参连作土壤主要养分(如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钾)未降反升,但导致土壤酸化.HPLC分析表明,太子参连作下或者随生长时期的推进,土壤酚酸类物质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积累效应,膨大中期和收获期重茬土壤中大部分酚酸含量甚至低于正茬土壤.进一步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太子参连作导致前期分离筛选到的几类病原菌(如尖孢镰刀菌、踝节霉菌、Kosakonia sacchari)的绝对含量显著上升,而水旱轮作和微生物菌肥处理可有效降低3类病原菌的含量,改善微生态结构.综上认为,太子参连作障碍的发生并非由土壤养分匮乏或者酚酸持续积累直接造成,可能主要与连作下土传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爆发有关,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太子参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及消减修复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吴林坤吴红淼朱铨陈军王娟英吴艳红林生林文雄
- 关键词:连作障碍土壤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