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婷婷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增殖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实验
  • 1篇体外实验研究
  • 1篇羟乙酯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增殖
  • 1篇聚己内酯
  • 1篇聚甲基丙烯酸
  • 1篇聚乳酸
  • 1篇聚乙二醇
  • 1篇己内酯
  • 1篇甲基
  • 1篇甲基丙烯
  • 1篇甲基丙烯酸
  • 1篇胶束
  • 1篇胶束化
  • 1篇骨样
  • 1篇骨组织
  • 1篇骨组织工程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冯婷婷
  • 1篇许庆
  • 1篇陈元维
  • 1篇罗淼
  • 1篇刘艳军
  • 1篇李晓明

传媒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聚乳酸降解终产物对成骨样细胞增殖和成骨表型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降解终产物乳酸对成骨样细胞增殖和成骨表型的影响,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设计和降解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分为A、B、C 3组,A、B组分别采用含4、8、16、22、27 mmol/L右旋乳酸(L-lactic acid,L-LA)和外消旋乳酸(D,L-lactic acid,D,L-LA)的培养液培养Ros17/2.8成骨样细胞,C组以不含乳酸的培养液(p H7.4)培养细胞。培养1、3、5 d,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增殖率(relative growth ratio,PGR)和细胞毒性评级。另取含4 mmol/L L-LA(A组)及4 mmol/L D,L-LA(B组)的培养液培养Ros17/2.8成骨样细胞,以不含乳酸的培养液(p H7.4)培养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C组)。培养1、5 d时检测相对ALP活性(relative ALP ratio,RAR),21 d时采用von Kossa染色法检测细胞矿化结节生成并行定量分析。结果乳酸浓度为4 mmol/L时,培养5 d内A、B组RGR均值均>80%,细胞毒性评级为0级或Ⅰ级,无明显细胞毒性;浓度增大至8 mmol/L和16 mmol/L时,A、B组表现出毒性作用的时间分别为培养5 d和3 d;浓度≥22 mmol/L时,A、B组乳酸培养液在培养1 d时即对细胞增殖产生明显抑制。相同浓度下,各时间点A组RGR均高于B组,除4 mmol/L浓度培养1 d和3 d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 d,A、B组RAR分别为144.1%±3.2%和115.2%±9.8%,5 d时分别为129.6%±9.8%和78.2%±6.9%,A组均显著高于B组(P<0.05)。von Kossa染色示,培养21 d,A组黑色团状物明显多于B、C组,定量分析分别为91.2%±8.2%、50.3%±7.9%和54.2%±8.6%,A组显著高于B、C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A降解产物的浓度和组成对成骨样细胞增殖和成骨表型均有显著影响。
冯婷婷刘艳军许庆李晓明罗祥林陈元维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聚乳酸成骨样细胞细胞增殖成骨表型
两亲性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成胶束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开环聚合(ROP)、DCC偶合反应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3种不同臂数(线性、三臂和六臂)的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CL-PEG-PHEMA)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氢谱(1 H NMR)红外谱图证明合成了设计产物。以溶剂挥发法制备胶束并进行载药实验。用激光粒度仪测定胶束粒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用荧光光谱仪以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胶束载药量、包封率。结果表明,3种三嵌段共聚物均能形成稳定的载药胶束,其中具有星形结构的六臂的三嵌段共聚物具有最低的胶束粒径和临界胶束浓度、最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因此,星形六臂的PCL-PEG-PHEMA可作为新的药物载体材料。
罗淼冯婷婷蔡孟锬罗祥林
关键词:胶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