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铃铃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鼻咽
  • 2篇鼻咽癌
  • 1篇多西紫杉醇
  • 1篇血清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血药浓度监测
  • 1篇咽肿瘤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浓度
  • 1篇预后分析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病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化疗
  • 1篇曲线下面积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黄铃铃
  • 3篇施烯
  • 3篇曾乌查
  • 2篇邹喜
  • 1篇朱月永

传媒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减肥药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的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类似但患者并无过量饮酒史。NAFLD患者通常合并肥胖症,而肥胖又可加重NAFLD的病情,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等终末期肝病。NAFLD患者肝细胞内过量脂肪沉积可能涉及多种机制,部分临床研究及动物试验显示,肥胖可致内脏脂肪组织功能失调、异常细胞因子表达及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相关的免疫紊乱等。近来研究提示,减轻体重有益于NAFLD的治疗。本文主要介绍并评价减肥药在NAFLD治疗中的作用,包括奥利司他、西布曲明及利莫那班等。
黄铃铃朱月永
关键词: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减肥药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对首诊无转移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8年
目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对首诊无转移鼻咽癌(NP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首诊无转移NPC患者239例,根据化疗前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分为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80 IU/L组169例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80 IU/L组7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PC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3年总生存(OS)率、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和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率。结果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80 IU/L组3年OS率、DMFS率低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80 IU/L组(P<0.05),但两组患者LRF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N分期、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是NPC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N分期是首诊无转移NP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两者结合可提高NPC临床分期预测的准确性,可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促进患者预后,且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80 IU/L患者死亡风险较高。
黄铃铃曾乌查邹喜施烯
关键词:鼻咽肿瘤预后
多西紫杉醇血药浓度监测在乳腺癌化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多西紫杉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水平与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78例乳腺癌患者接受含多西紫杉醇的化疗方案,于每周期多西紫杉醇静脉输注结束前10 min、结束后30~60 min采集血样2次,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多西紫杉醇血药浓度。根据计算出的AUC水平,将78例患者分为低AUC组、正常AUC组、高AUC组,比较各组间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AUC组的Ⅰ~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及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90.91%和54.55%,明显高于正常AUC组的55.56%和19.05%(P<0.05)。而各组间贫血、血小板减少、乏力、肝功能、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血药浓度参数AUC与乳腺癌患者应用含多西紫杉醇方案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曾乌查施烯黄铃铃
关键词:曲线下面积药代动力学紫杉烷类
血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比值在初诊无转移鼻咽癌患者中的预后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比值在初诊无转移鼻咽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初诊鼻咽癌患者239例。根据治疗前血清Apo-A1/Apo-B比值水平划为两组,用单因素log-rank法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O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及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Apo-A1/Apo-B比值的预后价值。结果:治疗前高Apo-A1/Apo-B比值鼻咽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94.5%)及DMFS率(90.3%)均高于低Apo-A1/Apo-B比值水平组(83.9%、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3年LRF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o-A1/Apo-B比值≥1.1是影响鼻咽癌患者OS和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治疗前Apo-A1/Apo-B比值水平可作为一个新型评估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指标,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黄铃铃曾乌查邹喜施烯
关键词:鼻咽癌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