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胜娟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猪SLAF-seq技术的长白猪、二花脸猪和梅山猪的遗传差异研究
- 引言 二花脸猪和梅山猪作为我国著名的地方猪种,具有繁殖力高、耐粗饲、母性好、肉质鲜美等特点,一直以来解析其特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测序成本的降低,从全基因组水平上揭...
- 李振魏胜娟刘鑫邓世阳刘杨韦伟陈杰刘红林张立凡
- 关键词:DSR长白猪二花脸猪梅山猪
- 牛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旨在建立肉牛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索肉牛肌内脂肪组织增殖和分化的生物学特征。采集成年牛背最长肌,分离肌内脂肪组织,采用Ⅰ型胶原酶分离获得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前体脂肪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测定、油红O染色鉴定及脂质含量的测定,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关键基因PPARγ、C/EBPα、FABP4、ADIPOQ、ATGL、HSL、LPL mRNA在牛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结果:分离的牛原代前体脂肪细胞约6 h开始贴壁,贴壁的细胞呈小梭形或不规则的三角形,经传代后成分均一,贴壁良好,呈成纤维细胞样形态,第5-11天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诱导培养第8天细胞充脂率高,油红O染色呈红色,细胞内脂质含量显著高于未诱导组,具有前体脂肪细胞的典型特征;PPARγ、C/EBPα、FABP4、ADIPOQ和ATGL的表达量随着分化过程增强,HSL的表达量随着分化过程逐渐降低,而LPL的表达量在分化早期逐渐升高,分化后期逐渐下降。综上,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牛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培养方法和诱导分化方法,揭示了分化关键基因在此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肉牛肌内脂肪沉积和改善肉品质奠定基础。
- 张萌萌魏胜娟王艺如王深圳郑月英郑豪颜培实
- 关键词:分化
- 梅山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本试验旨在建立梅山猪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索梅山猪脂肪组织增生的生物学特征。采集3日龄梅山猪仔猪颈、背部皮下脂肪组织,采用Ⅰ型胶原酶分离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前体脂肪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测定、油红O染色鉴定及脂肪含量的测定,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关键基因PPARγ、CEBPα、LPL、DLK1、FABP4及ADIPOQ mRNA在梅山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分离的梅山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约6 h开始贴壁,贴壁的细胞呈小梭形或不规则的三角形,经传代后成分均一,贴壁良好,呈成纤维细胞样形态,第1~9天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诱导培养第11天细胞充脂率高,油红O染色呈红色,细胞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未诱导组,具有前体脂肪细胞的典型特征;PPARγ在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早期就有表达,分化第3天高度表达,CEBPα和LPL随着分化过程表达量逐渐增加,而DLK1表达量逐渐下降,FABP4和ADIPOQ在第6天高度表达。综上,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梅山猪前脂肪细胞的培养方法和诱导分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梅山猪体脂沉积和改善肉品质奠定基础。
- 郑月英魏胜娟董书圣张萌萌颜培实
- 关键词:梅山猪前体脂肪细胞细胞培养诱导分化
- 家畜福利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探讨被引量:1
- 2023年
- 家畜福利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针对于家畜集约化生产模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提出的,旨在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使生产更趋于合理,减少诸多问题的出现,提高整体生产力水平。近年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家畜福利课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全国高校课程均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家畜福利课程作为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热门选修课之一,首次开展了纯线上教学活动。本文以疫情背景下家畜福利线上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家畜福利课程的实施路径,总结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的效果。同时,针对家畜福利线上教学遇到的困难和难题,提出了五点启示,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为农业院校同类课程线上教学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 魏胜娟颜培实
- 关键词:线上教学
- 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
- 脂肪细胞的离体培养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而且国内已经在小鼠、牛、羊等动物上获得了成功,但猪前体脂肪细胞培养还鲜有报道,对猪前体脂肪细胞进行长期离体培养研究脂肪代谢还需要解决细胞培养技术上的难题.我国地方品种猪的主要缺...
- 郑月英魏胜娟颜培实
- 关键词:前体脂肪细胞离体培养细胞分化
- 猪前体脂肪绅胞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
- <正>脂肪细胞的离体培养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而且国内已经在小鼠[1]、牛[2]、羊[3]等动物上获得了成功,但猪前体脂肪细胞培养还鲜有报道,对猪前体脂肪细胞进行长期离体培养研究脂肪代谢还需要解决细胞培养技术上的难题...
- 郑月英魏胜娟颜培实
- 文献传递
- 夏季横向交互送风系统对肉牛生理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南方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横向交互送风系统对肉牛舍温热环境、肉牛生理生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评价此肉牛防暑环境调控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择健康、体重相近((290.05±7.60)kg)的8月龄西门塔尔公牛30头,随机区组饲养于2栋相邻且构造相同的钟楼式棚舍中,试验组所在牛舍加装横向交互送风系统,对照组所在牛舍采用自然通风。试验期为2019年6月30日至7月16日,共17 d,其中预试期为前3 d,正式期为后14 d。正式试验期内前7 d,于每日的5:00、10:00、14:00、18:00、22:00测定舍内风速、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计算温湿指数和体感温度,并同时测定肉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在全部正式试验期间,每天记录每圈栏的投料量,并于次日上午6点对剩料进行清理和称重,计算采食量。于正式试验期内第1和14天的上午7:00-8:00,对所有试验牛进行空腹称重,记录始末体重,用于计算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等生产性能指标并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同时采集血液及粪便样本,用于测定血清中的无机离子、生化指标、激素水平及粪便中的皮质醇水平。【结果】(1)试验组的横向交互式送风系统处理可显著提高舍内风速(P<0.01),从而极显著的降低试验组肉牛的体感温度、肉牛在10:00、14:00、18:00、22:00的直肠温度以及肉牛在10:00、14:00、18:00的呼吸频率(P<0.01);与对照组肉牛相比,试验组肉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随环境温度升高的增幅分别减少45%和42%;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舍内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及温湿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结束时,试验组肉牛血清中钙离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钾离子、钠离子、镁离子及氯离子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组肉牛血清中的热应激蛋白70、总蛋白、甘油三酯、葡萄
- 房昊源杨亮王洪壮曹锦承任万平魏胜娟颜培实
- 关键词:肉牛体温调节生理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