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建明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生物标志
  • 2篇生物标志物
  • 2篇盆地
  • 2篇标志物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意义
  • 1篇东南
  • 1篇原油
  • 1篇源岩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琼东南盆地
  • 1篇珠江口盆地
  • 1篇萜烷
  • 1篇相带
  • 1篇检出
  • 1篇渐新统
  • 1篇沉积相
  • 1篇沉积相带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2篇朱扬明
  • 2篇郝芳
  • 2篇谢建明
  • 1篇朱俊章

传媒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化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崖城地区渐新统不同沉积相带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及其烃源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40余个不同岩性烃源岩及原油饱和烃组分的GC/MS和GC/MS/MS分析资料,揭示了琼东南盆地崖城地区渐新统不同沉积相带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并与崖城油气田原油进行油源精细对比,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海岸平原沼泽相煤及碳质泥岩呈姥鲛烷优势(Pr/Ph〉5.0),三环萜烷以低碳数化合物为主(C19/C23〉3.0),甾烷丰度低(藿烷/甾烷〉5.0),C29甾烷优势显著(〉60%),指示高等植物为主要的有机源,且沉积于氧化环境。浅海相泥岩中Pr/Ph值大多在1.0~2.5,表征弱还原-弱氧化环境;其三环萜烷以C21或C23为主峰,甾烷呈“V”字型分布,藿烷/甾烷比值小于3.0,具陆源和水生双重有机质生源。煤及碳质泥岩中奥利烷和双杜松烷等陆源标志物均较少,而泥岩中却普遍富含这些化合物,反映了近岸海相沉积有机质的特殊性。因而,在近海盆地地层中奥利烷和双杜松烷丰度并不能代表总体有机质中陆源的输入比例,更可能是指相标志。通过与烃源岩的分子地球化学对比表明,崖城油气田的主体原油兼具煤成烃和泥岩所生油的生物标志物组成,为混源油,来自渐新统不同沉积相带烃源岩。
朱扬明孙林婷谢建明郝芳庹雷
关键词: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琼东南盆地
珠江口盆地原油中新二环、四环萜烷的检出及其地球化学意义被引量:14
2015年
珠江口盆地原油富含多种类型的特殊萜烷,经GC-MS分析,在二环倍半萜烷系列中检出2,2,4a,7,8-五甲基-十氢化萘(新C15二环萜烷);三、四环萜烷中鉴定出降A-奥利烷及相关化合物,并检测到一个C24未知结构的四环萜烷。新C15二环萜烷和降A-奥利烷源于奥利烷类先质物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的降解作用,可指示被子植物有机源的输入。这些奥利烷降解物的含量和分布在研究区原油中呈区域性变化。新C15二环萜烷A/补身烷和降A-奥利烷/C24未知四环萜烷比值可作为生源和指相参数,区分各坳陷或凹陷之间及内部的不同类型原油。盆地南部的珠二坳陷白云凹陷及番禺低隆起原油中这些陆源标志物很丰富,这两个参数值大都分别高于1.0和9.0,表明其烃源岩有机质生源中被子植物输入比例较高,且沉积环境的氧化性较强。盆地东部的珠一坳陷各凹陷原油中,这些奥利烷类降解物均相对较少,两个比值分别多在0.5和3.0之下,指示成油母质中陆源有机质较少。盆地西部的珠三坳陷文昌凹陷及邻区原油中,这些被子植物源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在前两个坳陷原油之间,其中文昌A凹陷原油相对较高。
朱扬明谢建明孙林婷郝芳朱俊章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原油珠江口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