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莹莹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牙龈
  • 4篇牙龈癌
  • 3篇蛋白
  • 3篇细胞
  • 3篇MIF
  • 3篇CYR61
  • 3篇LIVIN
  • 2篇缺损
  • 2篇巨噬细胞
  • 2篇骨缺损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第一性原理研...
  • 1篇凋亡
  • 1篇凋亡抑制
  • 1篇凋亡抑制蛋白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机构

  • 9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六盘水师范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承德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许莹莹
  • 7篇王鹏
  • 7篇王敬
  • 5篇霍峰
  • 5篇李乐
  • 3篇张兴乐
  • 2篇时静华
  • 1篇纪登辉
  • 1篇李秀玲
  • 1篇刘锐
  • 1篇孟凡利
  • 1篇李石岩
  • 1篇陈喜波
  • 1篇韩贵良
  • 1篇王淑玲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信息记录材料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7篇2017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对上颌赝复体修复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对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46例赝复体修复患者,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赝复体修复前后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照组则按照常规诊疗方法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戴用赝复体后1、3月时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试验组在咀嚼功能、语音功能、舒适性、吞咽流畅度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赝复体修复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其修复效果。
张兴乐李乐王鹏霍峰许莹莹
关键词:颌骨缺损赝复体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
MIF、Cyr61和Livin表达的变化情况与牙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yr61、细胞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人牙龈癌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情况及与牙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牙龈癌组织标本65例、正常牙龈组织标本25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标本中MIF、Cyr61、Livin蛋白的表达程度,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IF、Cyr61、Livin蛋白在牙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85%、30.77%、58.46%,在正常牙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00%、80.00%、1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牙龈癌患者的牙龈癌组织中MI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牙龈癌患者的牙龈癌组织中Cyr6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牙龈癌患者的牙龈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Livin在人牙龈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Cyr61在人牙龈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并且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
王敬许莹莹霍峰王鹏李乐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CYR61LIVIN牙龈癌
含有氧空位氧化锆ZrO_2-δ第一性原理研究
2017年
基于第一性原理,使用Material Studio仿真计算软件构建含有阴离子空位的氧化锆ZrO_2-δ(δ=0,0.125,0.25,0.375,0.5)位型,利用CASTEP模块研究不同含量的氧空位对氧化锆结构及其磁性能的影响。选择GGA+PBE+LDA+U作为关联函数,对不同氧空位含量位型进行优化,获得稳定的结构作为物理性能研究基础;能带结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氧空位含量的增加,材料经历了从绝缘体到半导体,再到导体的转变,带隙从4.022 e V逐渐降低到0.00 e V。在费米能级以下,自旋向上与向下的电子密度相同,在低温下不存在铁磁性。值得注意的是,氧空位含量的增加使得材料在可见光范围内出现了反射峰,使得氧化锆材料在不影响磁性能测试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自然反光特性,在牙齿美观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许莹莹王敬韩贵良王淑玲李秀玲纪登辉
关键词:氧化锆氧空位第一性原理磁性能
载辛伐他汀/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组织工程材料对大鼠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载辛伐他汀/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HAC)复合组织工程材料对大鼠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载辛伐他汀/NHAC组、NHAC组、空白组各15只,均于下颌右侧制备骨缺损区,分别植入载辛伐他汀/NHAC材料、植入NHAC材料、不植入材料,于术后2、4、8周分别取5只大鼠观察大体情况,使用钼靶摄影机检测切牙拔牙窝的骨密度,HE染色观察颌骨组织病理学表现,显微镜下观察植骨区域骨小梁形成情况,计算新骨形成面积占视野总面积的百分比。结果 3组术后均无骨折发生,伤口无感染、坏死,创口愈合良好、无开裂,黏膜平整,色泽正常。3组术后2、4、8周下颌骨缺损区骨密度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均<0.05);载辛伐他汀/NHAC组术后2、4、8周下颌骨缺损区骨密度均高于NHAC组、空白组(P均<0.05)。载辛伐他汀/NHAC组术后2周拔牙窝骨壁邻近区域即有少量新骨形成,4周时新生骨增加并有骨岛形成,8周时新生骨沉积线明显,骨小梁致密,数量多;NHAC组术后2周可见较稀疏的编织骨,周围可见成骨细胞,4周时可见较密集新生骨,8周时可见新生骨沉积线;空白组术后2周有少量新骨形成伴有炎性细胞浸润,4周时形成的新骨较少且分散,伴有炎性细胞浸润,8周时有较多骨小梁形成,牙槽窝内骨小梁较稀疏。3组术后2、4、8周新生成骨面积百分比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均<0.05);载辛伐他汀/NHAC组术后2、4、8周新生成骨面积百分比均高于NHAC组、空白组(P均<0.05)。结论载辛伐他汀/NHAC复合组织工程材料可以促进牙槽骨缺损的修复,增加骨密度,促进新骨形成。
许莹莹王敬韩尚志张兴乐王鹏时静华李石岩
关键词:辛伐他汀纳米羟基磷灰石牙槽骨骨缺损骨修复
混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板对成骨细胞标志性蛋白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混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板(PDLLA/nano-Ha)影响成骨细胞基因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并根据培养环境中钙(Ca)、磷(P)浓度的变化,分析其对培养环境的影响。方法将PDLLA/nano-Ha制备成一定大小消毒备用。接种第四代胎鼠颅骨细胞到各组材料中,培养,隔日换液。分别在换液后第4、7、14、21天收样。提取总RNA-70℃保存备用。根据GenBank中鼠β-actin mRNA、ALP mRNA、Col-ⅠmRNA、Cbfα1 mRNA和BGP mRNA全序列,应用Clone Manager设计引物,Ca、P含量检测采用收集第2、4、6、8、10、12、14、16、18、20天的培养液各10 ml,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Ca、P吸光度值,绘制工作曲线,计算Ca、P离子浓度。结果在第4、7、14、21天时,PDLLA/nano-Ha组成骨细胞Cbfα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在第7、14、21天时,PDLLA/nanoHa组成骨细胞Col-Ⅰ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第4、7、14天时,PDLLA/nano-Ha组成骨细胞ALP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第4、7、14、21天时,PDLLA/nano-Ha组成骨细胞Cbfα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培养环境中Ca含量检测显示除第16天、第18天外,PDLLA/nano-Ha组培养液中Ca离子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第14天后突然降低,PDLLA/nano-Ha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磷酸盐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在第6天,第8、10、12、14、16天时PDLLA/nano-Ha组培养液中磷酸盐含量低于对照组,第16天时差异最显著(P<0.05),PDLLA/nano-Ha组下降幅度略高于对照组(P>0.05),第4天时缓缓升高,14天时再次大幅降低,在第16天时最低,PDLLA/nano-Ha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18天后两组磷酸盐含量均缓缓上升。结论增殖后期与分化早期PDLLA/nano-Ha能不断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而在分化晚期(矿化期)却降低了细胞�
许莹莹王敬韩尚志张兴乐王鹏时静华
关键词: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
影响自体牙移植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是否根管治疗、术区应用浓缩生长因子(CGF)及受牙区牙位等因素对自体牙移植的成功率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行自体牙移植7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自体牙移植成功率的影响因素,采用χ;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移植牙的3年累积存活率和成功率。结果:73例自体牙移植患者3年成功率为79.45%(58/73);存留率为93.15%(68/73)。年龄、性别及受牙区牙位与自体牙移植存活率及成功率无明显相关。术区应用CGF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单纯移植组(P<0.05),存留率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接受根管治疗组成功率高于未接受根管治疗组(P<0.05),存留率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自体牙移植术成功率较高,生物相容性好,是修复牙列缺损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术中辅助应用CGF及术后完善根管治疗可有效提高移植成功率。
韩尚志孟凡利许莹莹陈喜波王雪峰刘锐
关键词:自体牙移植成功率
MIF、Cyr61和Livin在人牙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和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人牙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牙龈癌蜡块标本35例(高分化15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8例),正常牙龈组织1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石蜡标本MIF、Cyr61、Livin蛋白。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4种标本类型MIF、Cyr61、Livin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牙龈组织MIF、Cyr61、Livin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牙龈组织(P<0.05);牙龈癌组织MIF、Cyr61、Livin蛋白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牙龈组织(P<0.05)。结论 MIF、Cyr61和Livin在人牙龈癌中高表达,且阳性检出率较高,可为牙龈癌治疗及预后提供指导。
王敬许莹莹霍峰王鹏李乐
关键词:牙龈癌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凋亡抑制蛋白
Livin和p27在人牙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Livin和p27蛋白在人牙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保存的牙龈癌蜡块标本51例(牙龈癌组),同时选取正常牙龈组织47例(正常牙龈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Livin和p27蛋白表达。分析比较Livin和p27蛋白在两组样本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结果牙龈癌组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4.71%,明显高于正常牙龈组(P<0.05);p2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2.75%,明显低于正常牙龈组(P<0.05);TNM分期Ⅲ~Ⅳ期、中低分化患者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4.74%和92.31%,明显高于Ⅰ~Ⅱ期、高分化患者(P<0.05),而p2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6.32%和30.77%,明显低于Ⅰ~Ⅱ期、高分化患者(P<0.05);Livin蛋白和p2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s=-0.484,P<0.05)。结论人牙龈癌组织中Livin表达升高,而p27表达下降,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且与肿瘤病理特征有关,可能在牙龈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王敬许莹莹霍峰王鹏李乐
关键词:LIVIN蛋白P27蛋白
MIF、Cyr61在牙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steine-rich 61,Cyr 61)在牙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牙龈癌患者58例的肿瘤组织切片样本,同时随机抽取其中11例患者癌旁正常牙龈组织切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IF和Cyr6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MIF在牙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0.7%(41/58),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率36.4%(4/11);Cyr61在牙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9.7%(52/58),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率54.5%(6/11)。MIF与Cyr61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牙龈癌组织分化程度、患者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的正相关; MIF与cyr61两者呈现正相关(r=0.355,P=0.022)。【结论】MIF和Cyr61在牙龈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分化程度、淋巴转移相关,且两者呈现正相关,其阳性表达可作为牙龈癌在临床上诊断治疗的参考指标。
王敬许莹莹霍峰王鹏李乐
关键词: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