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清华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网膜
  • 2篇下腔出血
  • 2篇膜下
  • 1篇蝶鞍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性
  • 1篇动脉瘤性蛛网...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痉挛
  • 1篇枕大孔
  • 1篇枕大孔区
  • 1篇肉瘤
  • 1篇软骨
  • 1篇软骨肉瘤
  • 1篇肿瘤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篇袁清华
  • 3篇叶伟
  • 2篇高伟达
  • 1篇李瑞岩
  • 1篇张金伟
  • 1篇李庆斌
  • 1篇李永哲
  • 1篇王振宇
  • 1篇李永利
  • 1篇马东营
  • 1篇杨东波
  • 1篇陈明辉
  • 1篇冯岩
  • 1篇陶海泉
  • 1篇凌耿强
  • 1篇杨立庄
  • 1篇张小宇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介入治疗和开颅夹闭术后脑脊液中S100B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脑血管痉挛之间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患者行开颅夹闭术或介入治疗后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检测脑脊液中S100B表达差异,并探索S100B是否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预测因子。方法 51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经腰椎穿刺术各取5份脑脊液样本,使用ECLIA进行检测。结果接受开颅夹闭术的患者每日S100B的浓度在某种程度具有高于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的趋势,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使用单变量分析提示不同时间点的脑脊液S100B浓度及平均脑脊液S100B浓度能够预测到脑血管痉挛的发生风险(P<0.05),通过使用ROC曲线及多元变量分析提示不同时间点的脑脊液S100B浓度及平均脑脊液S100B浓度不能预测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结论脑脊液中S100B能够作为脑血管痉挛的发生风险的预测因子,但不能独立地预测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李瑞岩李庆斌袁清华陈明辉冯岩李永利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100B开颅夹闭术介入治疗脑血管痉挛
误诊为垂体腺瘤的鞍区软骨肉瘤1例被引量:4
2008年
1病历摘要 男.27岁,因头痛伴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2年,加重伴恶心2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4.5mm、右侧3.5mm 1.左眼无光感,左眼球外展功能受限,右眼视力0.1,右侧颜面部痛、温觉减退。无肢端肥大、性功能异常等。实验室检查:性激素、生长激素、泌乳素和促甲状腺素均在正常范围。
杨东波叶伟高伟达李永哲袁清华
关键词:软骨肉瘤蝶鞍垂体肿瘤
枕大孔区减压环枕筋膜松解术治疗CMⅠ-SM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回顾分析枕大孔区减压环枕筋膜松解术治疗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CMⅠ-SM)的疗效及其适应症。方法:随访71例行枕大孔区减压环枕筋膜松解术治疗的CMⅠ-SM患者,回顾手术疗效,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病程时间(A)、是否伴有后颅窝畸形(B)、是否有增厚的环枕筋膜(C)及减压后脑脊液搏动情况(D)与疗效的关系,继而推断枕大孔区减压环枕筋膜松解术的适应症。结果:本组患者症状改善49例,占73.1%;稳定15例,占22.4%;恶化3例,占4.5%。A、B与疗效不具有统计学意义;C、D与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枕大孔区减压环枕筋膜松解术是治疗CMⅠ-SM较为合理的术式;术中观察有增厚的环枕筋膜和(或)减压后脑脊液搏动改善良好可作为选择该术式的适应症。
高伟达叶伟张金伟刘波袁清华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探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SAH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除常规脱水、防治血管痉挛、营养神经等治疗方法外,其中10例给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1例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利弊。结果:10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9例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复查颅脑CT显示脑室明显减小,间质水肿消失,1例患者术后1月内再次出现脑积水,给予行同侧分流管探查再通、对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效果良好,颅脑CT示脑室减小。21例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患者,术后感染2例,全部患者均术后7天内拔除引流管,术后1月9例复发脑积水,给予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效果良好。结论:在手术指征明确的情况下,早期给予SAH合并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流管堵塞可能性小,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王振宇陶海泉叶伟马东营张小宇袁清华凌耿强杨立庄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