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晓莉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教育
  • 1篇跌倒
  • 1篇跌倒坠床
  • 1篇医学教育
  • 1篇实验学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患者
  • 1篇坠床
  • 1篇临床护理
  • 1篇临终
  • 1篇教育预防
  • 1篇课程
  • 1篇课程建设
  • 1篇护理
  • 1篇护士
  • 1篇护士参与
  • 1篇安宁疗护

机构

  • 2篇皖南医学院
  • 1篇皖南医学院第...

作者

  • 3篇范晓莉
  • 1篇吕建萍
  • 1篇徐姝娟
  • 1篇周志庆
  • 1篇张伟
  • 1篇许崇武
  • 1篇叶美娟
  • 1篇匡霞

传媒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可视教育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 :探索可视教育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通过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得出的前几位高危情景和因素,录制成教育视频并绘制成宣传教育画册及墙报,应用于院内5个患者跌倒坠床高危试点病区,落实跌倒坠床情景和视频教育再辅以常规的跌倒坠床分级预防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患者构成及跌倒坠床发生率。并抽样调查患者住院前后对跌倒坠床预防措施的认知、行为及对医院防跌倒坠床措施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后,试点病区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低、中、高危患者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干预后较干预前环比明显降低(28.26%-46.34%),具有临床意义。干预后患者对预防跌倒坠床认知及行为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P〈0.01)。患者对医院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满意度达91.67%。无1例患者因发生跌倒坠床而投诉及索赔。结论 :中、高危跌倒坠床风险患者是发生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主要人群,可视教育并执行跌倒坠床分级护理,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对预防跌倒坠床的认知度及满意度,有效降低潜在的医患纠纷。
吕建萍范晓莉许崇武匡霞周志庆叶美娟
关键词:跌倒坠床
护士参与终末期患者临终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护士在参与终末期患者临终决策工作的感受及看法,为促进临床护士参与临终决策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及滚雪球抽样方法,纳入14名护士,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护士参与终末期患者临终决策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15个子主题,包括满足患者需求(信息传递、情感支持),自身的多重情感体验(职业价值、职业责任、成长与收获、悲伤、矛盾、共情疲劳),受到复杂的临床环境限制(繁忙的护理工作、承认医生权威、紧张的医护患环境、法律、伦理),实践能力和素养有待提高(经验与方法薄弱、参加教育和培训的需求强烈)。结论护士在参与终末期患者临终决策实践中承担着信息传递和情感支持的角色和责任分工;其次,护士在参与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多重情感体验同时也受到复杂的临床环境限制,也表达出想要通过参加教育培训以及丰富实践经验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的需求和渴望,希望为完善我国高质量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提供支持。
马瑞瑞范晓莉徐姝娟张伟陈婷谈飞飞
关键词:护士安宁疗护
临床护理实验学课程建设模式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护理人才的有效路径。方法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变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材,加强教学管理。结果大部分护生对护理实验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给予较高评价。学生就业率较高,大多就业于三甲医院。结论临床护理实验学课程建设模式突破了传统实践教学思想的束缚,淡化了课程界限,有利于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开展,提升护生核心胜任力,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张冬梅李远珍范晓莉杨柳黄嘉
关键词:课程建设医学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