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明甫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电子束蒸发
  • 2篇碳化硼
  • 1篇电子束
  • 1篇蒸发制备
  • 1篇退火
  • 1篇球面
  • 1篇显微结构
  • 1篇化学结构
  • 1篇基片
  • 1篇基片温度
  • 1篇保温时间
  • 1篇表面形貌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教育部

作者

  • 3篇卢铁城
  • 3篇廖志君
  • 3篇苏明甫
  • 2篇伍登学
  • 2篇林涛
  • 2篇于小河
  • 1篇马奔原

传媒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电子束蒸发制备碳化硼球面涂层的表面氧化研究
2013年
利用电子束蒸发技术沉积制备了碳化硼微球涂层,将微球涂层依次经退火和稀硫酸腐蚀处理后得到碳化硼空心微球,并借助XRD和SEM对碳化硼微球涂层的表面氧化问题进行了研究.XRD结果显示当衬底温度在120℃附近时,碳化硼涂层部分被晶化;对退火前后和酸腐蚀后的微球涂层进行SEM分析,结果表明,退火前的涂层表面部分被氧化成B2O3,退火后B2O3覆盖在涂层表面,酸腐蚀可以去掉B2O3,得到表面光洁的碳化硼空心微球.
林涛卢铁城于小河苏明甫马奔原廖志君
关键词:电子束蒸发显微结构
电子束蒸发沉积制备碳化硼薄膜的化学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了电子束蒸发在Si(100)片沉积了碳化硼(B4C)薄膜,并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薄膜样品组分和结构进行分析,以研究在不同基片温度和束流下对薄膜结构的影响.分析表明:薄膜中均含有1170cm-1,1660cm-1两个特征峰,分别对应于碳化硼中正二十面体和三原子链的结构.不同基片温度对薄膜化学结构无影响;而不同束流,形成的结构不同,主要体现在碳化硼的特征结构(三原子链和正二十面体)的形成,随着束流的增大,薄膜中二十面体结构显著增多,B的流失减少.
苏明甫廖志君谢兰东于小河林涛伍登学卢铁城
关键词:化学结构基片温度
退火保温时间对碳化硼微球涂层表面形貌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电子束蒸发镀膜技术,并结合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磁控滚动三维沉积装置,以及真空连续加料装置,在Ф1-2mm钢球上沉积碳化硼微球涂层.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退火处理中不同保温时间的碳化硼微球涂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球涂层硼碳比较小,有部分B流失;不同的保温时间对微球形貌的影响比较明显.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微球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但致密性和力学性能同时也得到相应加强.确定保温时间为1-3h为最佳退火保温条件.
谢兰东廖志君陈睿翀苏明甫伍登学卢铁城
关键词:电子束蒸发保温时间表面形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