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加友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等鞭金藻
  • 1篇电絮凝
  • 1篇电絮凝法
  • 1篇絮凝
  • 1篇絮凝法
  • 1篇亚硝化
  • 1篇亚硝化细菌
  • 1篇玉米秸
  • 1篇玉米秸秆
  • 1篇湛江等鞭金藻
  • 1篇速率
  • 1篇纤维素
  • 1篇纤维素分解
  • 1篇纤维素分解菌
  • 1篇纤维素酶
  • 1篇硝化
  • 1篇硝化细菌
  • 1篇秸秆
  • 1篇秸秆还田
  • 1篇金藻

机构

  • 3篇沈阳化工研究...

作者

  • 3篇王加友
  • 2篇王远
  • 2篇赵彭年
  • 2篇杨德玉
  • 1篇龙惊惊
  • 1篇胥维昌
  • 1篇安鹏
  • 1篇王大志
  • 1篇章表明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进展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电絮凝法收集湛江等鞭金藻被引量:1
2016年
建立了海洋微藻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gjiangensis)的电场絮凝收集方法。考察不同电极对絮凝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进行条件优化,分析了收集藻体的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Al电极具有较高的絮凝率,但Fe电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电流密度对絮凝率影响最大,其次是通电时间,最小是极板间距。最优电絮凝条件为电流密度12 m A/cm2、通电30 min以及极板间距2.0 cm,在此条件下,湛江等鞭金藻的絮凝率为92.7%,电絮凝过程能耗为2.0 k W·h/kg(以电收获微藻的干质量计)。电场絮凝和直接离心收集的藻体在油脂含量和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上均无明显差异。
章表明王加友王大志胥维昌
关键词:湛江等鞭金藻电絮凝
一株亚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工艺优化被引量:1
2019年
亚硝化细菌(又称氨氧化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其在土壤、淡水及海洋中均有分布。亚硝化细菌在污水氨氮降解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亚硝化细菌的高密度发酵较为困难,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基于此,将海洋污泥在揺瓶中富集培养,利用硅胶平板和水洗琼脂平板分离获得1株亚硝化细菌,经鉴定为亚硝化单胞菌菌属(Nitrosomonas sp.),并通过揺瓶培养确定了此菌株的最优培养条件: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8.0,最适溶解氧浓度≥1.8 mg/L。经正交试验确定培养基组分的最佳组合及浓度:0.5%NaHCO_3,0.8%(NH_4)_2SO_4,0.1%KH_2PO_4,0.01%FeSO_4。最后,在最优培养条件下利用10 L发酵罐进行高密度发酵,并于发酵过程中进行了2次发酵液置换,当发酵75 h时,发酵液的亚硝化速率达到236 mg(N-NO_2^-)/L·h,与未进行发酵液置换的发酵批次相比,亚硝化速率提高了2倍。研究表明,置换发酵液极大地提高了发酵效率,对后续工业化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赵彭年杨德玉王加友丁一凡安鹏王远
关键词:亚硝化细菌
一株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被引量:16
2018年
为了筛选具有高效分解玉米秸秆纤维素能力的菌株,采集玉米秸秆还田土样作为样品,并于20℃条件下进行富集培养。利用以玉米秸秆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分离培养基和刚果红染色法进行初筛,再将筛选到的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并取上清液测定酶活,最终获得1株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的真菌SY-403。结合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得知,菌株SY-403为蓝状菌属(Talaromyces stollii)。对其所产纤维素酶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pH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20℃。在模拟室外条件(15℃)下进行秸秆降解试验,玉米秸秆经菌株SY-403处理40 d时,秸秆失重率及纤维素分解率分别达到42.67%、55.26%。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技术对降解过程中官能团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相关谱峰(1 052~1 054 cm^(-1))相对强度减弱,而羟基相关谱峰(1 328~1 330 cm^(-1))相对强度增强,这说明纤维素已被分解为可利用的短链结构,即菌株SY-403可用于降解玉米秸秆。
王加友赵彭年杨德玉龙惊惊周悦王远
关键词:秸秆还田纤维素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