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慧芳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絮凝
  • 1篇絮凝剂
  • 1篇杀藻
  • 1篇生物絮凝
  • 1篇生物絮凝剂
  • 1篇水华
  • 1篇微生物絮凝
  • 1篇微生物絮凝剂
  • 1篇纳米

机构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张一卉
  • 2篇杨劭
  • 2篇梁慧芳
  • 1篇刘治华
  • 1篇朱迟
  • 1篇熊勤
  • 1篇李家麟

传媒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微生物絮凝剂概况及发展前景被引量:8
2005年
微生物絮凝剂作为一种高效、安全、无毒和无二次污染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已备受关注.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发背景及历史,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特性、分类、机理以及应用现状作了分析,并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张一卉朱迟梁慧芳杨劭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
纳米杀藻布杀藻效果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针对应急性杀藻需求,采用纳米材料研制了纳米杀藻布并对其进行了实验室和小型现场杀藻试验.结果显示,当纳米布面积为0.08cm2.mL-1藻液时,光照3 000 lx下处理24h,藻悬浮液中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鱼腥藻(Anabaena7120)、裸藻(Euglena gracilis)、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的细胞密度分别下降了77%、69.1%、89.1%和56.9%,硅藻舟型藻(Navicula incerta)的叶绿素下降了18.7%.在无锡五里湖水华发生现场小试结果显示处理1d可使水体Chla的水平下降76%.鱼类急性毒理测试显示该材料无毒性.
熊勤刘治华张一卉梁慧芳杨劭李家麟
关键词:水华杀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