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玉梅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性
  • 5篇卒中
  • 4篇缺血
  • 4篇脑卒中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血小板
  • 2篇缺血性卒中
  • 2篇急性
  • 2篇阿司匹林
  • 2篇出血
  • 1篇丹红
  • 1篇丹红注射液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聚集率
  • 1篇医患
  • 1篇医患关系
  • 1篇以病人为中心
  • 1篇预后

机构

  • 8篇榆林市第一医...

作者

  • 8篇柴玉梅
  • 3篇师仰宏
  • 3篇康林娥
  • 2篇刘瑞
  • 2篇张斌
  • 2篇薛瑶
  • 1篇朱江
  • 1篇赵斌
  • 1篇高见
  • 1篇杨兴亮
  • 1篇黄苗
  • 1篇刘霞
  • 1篇白艳艳
  • 1篇高云飞

传媒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贵州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双抗治疗致脑微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采用对照研究对接受双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检测,早期发现脑微出血。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期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颅内微出血小于5个的120例患者给予双抗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1和氯吡格雷片75 mg·d-1)。患者分别于治疗后第10天、20天、30天行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观察有无颅内微出血。完成30d治疗的患者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影像结果,分别记录两组第10天、20天、30天的脑微出血(CMB)病灶数目小于等于5个与大于5个的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抗治疗后小于或等于5个脑CMB的第10天、20天、30天例数分别为:5例、9例、10例。第20天、第30天分别与第10天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0天与第20天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抗治疗后大于5个脑CMB的第10天、20天、30天例数分别为:1例、3例、3例。第20天、第30天分别与第10天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0天与第20天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接受双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早期发现脑微出血,评估双抗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30d是相对安全的,没有增加出血风险,对临床用药有一定指导意义。
黄苗马兴顺康林娥师仰宏杨兴亮柴玉梅薛瑶白艳艳乔子梅张伟靖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缺血性卒中脑微出血
奥扎格雷钠、丹红注射液、阿司匹林(ASA)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ADL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丹红注射液、阿司匹林(ASA)联合使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0月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AS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14 d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血液流变学水平及ADL评分。结果观察组奥扎格雷钠、丹红注射液联合ASA治疗近期疗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3.81%;观察组治疗后15 d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与纤维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5 d 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5 d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奥扎格雷钠、丹红注射液联合ASA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近期疗效,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患者ADL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柴玉梅张羽凡师仰宏康林娥朱自荣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丹红注射液阿司匹林急性脑梗死
三七通舒胶囊对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对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烷B2(TXB2)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服西洛他唑,观察组则加服三七通舒胶囊,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TXB2及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及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后1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个月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TXB2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TXB2及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和西洛他唑均可明显改善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降低TXB2、IL-6水平,但三七通舒胶囊效果更好,且更安全。
张羽凡柴玉梅张斌
关键词:三七通舒胶囊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聚集率白细胞介素-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A-FABP、CXCL1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探讨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趋化因子CXCL12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另回顾性选取同期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健康组,统计分析两组人员的血清AFABP、CXCL12水平,以及病例组不同临床和病理特征、预后患者的血清A-FABP、CXCL12水平,并分析病例组患者病变程度及预后与血清A-FABP、CXCL1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血清A-FABP、CXCL12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病例组患者的梗死面积> 4 cm^2、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 15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 8分患者的血清A-FABP、CXCL12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梗死面积≤4 cm2、NIHSS评分≤15分、GCS评分≤8分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不同性别、年龄、高血压史患者的血清A-FABP、CXCL12水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例组10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77例,预后不良23例,预后良好率为77. 0%,其中病例组预后良好组患者的血清A-FABP、CXCL12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病例组患者梗死面积、NIHSS评分、GC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与血清A-FABP、CXCL12水平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0. 05)。结论 血清A-FABP、CXCL12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升高,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A-FABP、CXCL12水平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的诊断、病变严重程度判定及预后评估工作。
柴玉梅薛瑶师仰宏康林娥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趋化因子CXCL12
C反应蛋白-757T>C基因变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2019年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hs-CRP)-757T>C基因变异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为揭示CRP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共有1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该研究,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20例作为对照。常规抽取外周血3mL,提取DNA后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扩增后直接测序检测C反应蛋白-757T>C基因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组CRP-757T>C基因型发生的频率、不同等位基因的分布,分析CRP-757T>C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组hs-CRP、TG、TC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hs-CRP均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因素,且CRP-757T>CCC纯合子或-757C等位基因频率(21.29%和36.45%)显著高于对照组(12.50%和27.92%),且与hs-CRP浓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 CRP-757T>C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血清hs-CRP的水平,且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
张羽凡柴玉梅张斌
关键词:C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缺血性脑卒中生化指标
浅谈便民门诊的利弊及对策被引量:1
2011年
为响应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缓解看病难的问题,目前各大医院相继开展了便民门诊,这是方便患者的做法之一。为了充分发挥便民门诊职能作用,着力优化便民服务,我院对便民门诊工作进行了实践调研,深入剖析利弊关系,积极制订整改措施,有效地消除了医疗事故中的安全隐患,避免了医疗纠纷。
朱江赵斌刘瑞柴玉梅
关键词:和谐医患关系便民服务门诊工作安全隐患
凝血因子Ⅻ作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危险标志物的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Ⅻ(FⅫ)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n=60)和预后不良组(n=40)。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因素预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性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在D-二聚体、血栓调节蛋白、内皮素^(-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方面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有高血压病史、血肿破入脑室、血肿体积、收缩压、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FⅫ方面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血肿体积≥20.25cm3、D-二聚体<0.38μg·L^(-1)、内皮素^(-1)<1.08pg·mL^(-1)、FⅫ≥1.02IU·mL^(-1)是影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性因素(均P<0.05)。结论入院时FⅫ水平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柴玉梅刘瑞高见张羽凡
关键词:出血性脑卒中预后标志物
不同类型颅内感染患者LDH、AST、CK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颅内感染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颅内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清LDH、AST、CK水平,并比较观察组中合并与未合并脑功能障碍患者、不同颅内感染类型患者的血清LDH、AST、CK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LDH、AST、CK水平分别为(228.34±26.59)U/L、(41.65±23.18)U/L、(217.53±16.93)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8.72±15.37)U/L、(20.23±3.94)U/L、(98.23±13.0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合并脑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清LDH、AST、CK水平分别为(312.65±34.51)U/L、(48.79±5.10)U/L、(256.09±27.12)U/L,明显高于未合并脑功能障碍患者的(183.45±18.39)U/L、(25.34±3.61)U/L、(187.16±16.8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血清LDH水平为(303.67±33.17)U/L,明显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的(230.51±26.51)U/L和结核性脑膜炎的(178.34±19.30)U/L,且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明显高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血清AST水平分别为(47.34±4.92)U/L、(46.71±5.61)U/L,明显高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24.98±3.1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血清CK水平为(251.72±30.84)U/L,明显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的(183.23±17.45)U/L和结核性脑膜炎的(180.68±21.18)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感染患者血清LDH、AST、CK水平表达升高,且在合并脑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升高程度明显,其中LDH在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差异更明显,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刘霞高云飞柴玉梅
关键词:颅内感染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脑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