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红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翻译
  • 3篇菜名
  • 2篇对等
  • 2篇译语
  • 2篇中国菜名
  • 2篇圣经汉译
  • 2篇可译
  • 2篇可译性
  • 2篇功能对等
  • 2篇汉译
  • 2篇不可译
  • 2篇不可译性
  • 1篇独创性
  • 1篇对等理论
  • 1篇新约
  • 1篇新约圣经
  • 1篇音韵
  • 1篇音韵结构
  • 1篇语词
  • 1篇语音

机构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林红
  • 1篇张冬梅

传媒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职业时空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菜名语音层面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不同于语词层面,中国菜名在语音层面表现为极强的不可译性。这是因为人们在接受外语概念时尽可能回避语音直接引入,而总是希望用本民族语言的原有概念来表述或解释外来概念。这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导致语言在语音层面极强的不可译性。然而,当原语的一个概念在译语无法找到对应的概念表达,甚至很难用译语对它作出很好的解释时,语音的直接切入则是更好的办法。中国菜名语音层面的不可译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可以转化的,中国菜名翻译实践中不乏这样成功的例子。
林红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音韵结构
中国菜名语词描写功能与翻译
2011年
传统汉语语法对词的分类方法是从印欧语系语法体系直接引进而来,然而汉语自身所具有的音系、语词、句法结构特征都明显地区别于印欧语系,致使汉语语法对词的分类不能"恰当"地切合汉语语料分析,并造成汉语的词性分类与词的句法功能"两张皮"。这也长期困扰着中国菜名的语词研究。从功能对等理论来分析,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词与句法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菜名的翻译中出现了大量的"过译"现象。"过译"并不一定是真正的"过度"翻译,而是因英语与汉语语词与句法结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要区别对待。
林红
关键词:菜名句法功能功能对等
中国菜名英译的文化错位与翻译实践被引量:9
2009年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差异巨大,中国菜名在文化层面表现为较强的不可译性。这些文化差异有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也有非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在翻译实践中,对这些文化层面的处理大多可采用直接切入、同构处理与写实化方法处理。
林红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文化错位
川菜的品牌化与菜名的翻译被引量:7
2009年
川菜的翻译不应只停留在对该菜肴的原料和烹饪方法相对应的中文名称的原词对应上,还要考虑到菜名就是招牌,它对菜肴品牌的推广和传承起着大众传播的作用。为了同时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川菜的翻译要考虑对外国消费者来说,译名是否好听好记、联想美妙,是否具有异国情调;同时又要尊重本国的饮食风俗,考虑是否具有独创性,便于该品牌不被抢注,提高知名度。
张冬梅林红
关键词:川菜品牌化菜名翻译独创性
新约圣经汉语“逆”翻译研究——论中文代表字原文新约圣经翻译策略与思想
2014年
传统意义上的圣经汉译是将圣经原文语言信息转换成汉语来表达,让读者在汉语语境下以汉语思维模式领悟圣经原文的语言信息。而中文代表字原文新约圣经与此相反,它是以汉语符号系统展现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的"原貌",目的是让读者通过汉语进入希腊语原文语境,以希腊文的思维模式来体验经文原文信息,在翻译思想及翻译理念上具有很大程度的相"逆"性。试采用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能够较好地阐释中文代表字原文新约圣经的翻译策略及其所体现的翻译思想与理念。
林红
关键词:圣经汉译翻译策略原语译语
从καρπóν的翻译看汉译圣经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
2012年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打破了以往从"源语"、"译语"两方面入手研究翻译问题的传统,开始把目光转向"读者反应",这也给圣经汉译带来新的气象。通过对和合本与现代中文译本圣经对希腊语单词καρπóν的汉译比较可以看出,功能对等理论背景下特殊的翻译技巧与处理方法,如取消比喻修辞手法采用直说,暗喻修辞手法转译为汉语熟语表达,依据中国人认知习惯改变限定语,依据汉语表达习惯抽象概念转译为具体概念等。
林红
关键词:圣经汉译功能对等源语译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