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进气充量特征参数对CPF再生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AVL BOOST,FIRE软件分别构建了D19高压共轨柴油机的一维仿真模型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PF)三维模型,研究了不同进气特征参数对CPF再生过程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大气氧浓度减小,CPF沉积颗粒的氧化速率和压降的下降速率都显著减缓,其进、出口两端的NOx及NO2排放降低;海拔升高不利于CPF的再生,但CPF压降和再生最高温度较低,且能有效减少CPF出口端的NO2排放;海拔对CPF再生过程的影响是大气氧浓度与大气压力的综合效应,其中大气氧浓度占主导作用;针对海拔2km高原环境,EGR率增大至15%时,CPF再生性能已明显减弱,高原环境下采用EGR进一步加剧CPF的再生困难;EGR率对NO2的降低作用大于其对NO的降低作用。
- 沈颖刚杨杰陈贵升陈朝辉彭劲松
- 燃烧室结构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影响及边界适应性的模拟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以共轨柴油机为研究机型,在保持压缩比不变条件下,基于方案A(缩口率最大),设计了方案B(缩口率最小)、C(径深比最小)、D(径深比最大)三套燃烧室新方案,应用三维CFD方法模拟研究了燃烧室结构对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碳烟(Soot)对径深比的变化最为敏感,在降低缩口直径基础上减小径深比(方案C)有利于燃烧后期逆挤流的形成,促进扩散燃烧,降低Soot;不同EGR率时,方案C的Soot最低,方案D因气流运动较弱而最高;随着涡流比增大(0.7~1.5),方案A在挤流区以及底部凹坑内的速度场显著增强,Soot呈降低趋势,而方案C、D在底部凹坑内及缩口处的速度场则相反减弱,Soot生成则总体呈升高趋势;在不同的EGR率、喷油持续期和涡流比条件下,方案C的NO和Soot都最低,其对燃烧边界的适应性总体较好。
- 沈颖刚杨杰马涛陈贵升彭劲松
- 关键词:共轨柴油机燃烧室结构碳烟
- 喷油策略耦合EGR对柴油机燃烧过程与CDPF再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以匹配了可变截面几何增压系统(VGT)的D19高压共轨柴油机为研究机型,采用GT-Power和AVL FIRE构建了一维热力学整机模型和催化型微粒捕集器(CDPF)三维仿真模型,针对3 000r/min、50%负荷工况,研究了喷油策略耦合废气再循环(EGR)对燃烧过程和CDPF再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主喷定时提前,有效燃油消耗率(BSFC)先降后升,排气温度降低,排气流量与氧浓度变化则较小,排气中一氧化氮(NO)增加,CDPF再生速率逐渐降低,颗粒物残余量、压降与CDPF出口端二氧化氮(NO_2)同时增加;随EGR率增大,BSFC和排气温度升高,排气流量、排气氧浓度、排气中NO浓度则同时降低。在主喷定时较晚时,随EGR率增大,CDPF再生速率先升后降,颗粒物残余量先降低后略升高;而在主喷定时较早时,随EGR率的增大,CDPF再生速率降低,颗粒物残余量增多。在主喷定时较晚时,提高喷油压力使BSFC和排气温度明显降低;而在主喷定时较早时,提高喷油压力导致BSFC反而快速增加。此外,随喷油压力提高,排气流量与氧浓度变化较小,排气中NO浓度增加,CDPF再生速率逐渐减小,颗粒物残余量、压降和CDPF出口端NO_2排放同时升高。总体上,相比喷油压力,主喷定时对CDPF再生过程影响更大。
- 陈贵升王凯杨杰张韦徐劲松雒婧
- 关键词:共轨柴油机喷油策略废气再循环
- 考虑汽车悬架非线性对平顺性分析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以某车悬架非线性振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振动微分方程,提出所考虑的悬架非线性因素,用龙格-库塔方法在MATLAB中对系统运动方程求解;对该车进行随机路面平顺性实验,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结合数值求解结果和实验数据分析考虑悬架非线性因素对平顺性分析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分析平顺性时,在高速条件下考虑悬架阻尼非线性的影响更能准确的反映对平顺性的预测,这对优化数值模型和理论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 沈颖刚杨文钊马涛杨杰
- 关键词:悬架非线性平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