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健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覆膜
  • 1篇地膜
  • 1篇地膜覆盖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蒸散
  • 1篇蒸散发
  • 1篇双作物系数法
  • 1篇水量平衡
  • 1篇水热状况
  • 1篇农田
  • 1篇热状况
  • 1篇作物
  • 1篇作物系数
  • 1篇小麦
  • 1篇膜覆盖
  • 1篇灌溉
  • 1篇灌溉制度
  • 1篇灌溉制度优化
  • 1篇灌水
  • 1篇灌水处理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作者

  • 3篇杨健
  • 2篇毛晓敏
  • 1篇尚松浩
  • 1篇李江
  • 1篇王凯

传媒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灌水处理和覆膜对西北旱区农田水热状况和春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解不同的灌水处理和覆膜对我国西北旱区春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201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共分10个处理(包括覆膜/不覆膜处理和5个不同的灌水处理)。试验表明,覆盖地膜可以使春小麦生育期平均提前6~13 d,同时显著提高积温和前期土壤含水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覆膜与不覆膜春小麦的实际产量均有所增加,水分生产率有所下降。覆膜处理在相同灌水量情况下实际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均高于不覆膜处理,且在灌水量偏大和偏小时,提高更为显著。
杨奇鹤毛晓敏杨健王凯
关键词:春小麦地膜覆盖含水率
基于双作物系数法的干旱区覆膜农田耗水及水量平衡分析被引量:26
2017年
农田覆膜技术应用广泛,覆膜条件下农田蒸散发(ET)规律是制定合理灌溉制度、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根据2014—2015年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春小麦试验观测资料率定和验证农田水量平衡模型,利用双作物系数法得到作物的耗水规律和耗水结构。结果表明,覆膜春小麦全生育期耗水比不覆膜减少10%~16%,有一定的节水效果。覆膜促进了春小麦全生育期蒸腾,蒸腾占总耗水的比例在70%~74%之间,比不覆膜情况提高了25%~27%。在春小麦生长前期,覆膜能够显著降低ET;中期,覆膜能够降低土壤蒸发、促进作物蒸腾。此外,覆膜还具有促进作物前期生长、延长作物中期生长、延缓冠层衰老的作用。
文冶强杨健尚松浩
关键词:作物蒸散发覆膜水量平衡干旱区
基于AquaCrop和NSGA-Ⅱ的灌溉制度多目标优化及其应用被引量:14
2018年
为了有助于在干旱区非充分灌水条件下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构建了基于作物生长模型(AquaCrop)及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的灌溉制度多目标模拟-优化模型。利用甘肃石羊河绿洲2014—2015年不同灌水和覆膜处理下的春小麦田间试验数据对AquaCrop模型进行了率定与验证,并采用历史气象数据(1963—2016年)通过优化适线法确定了降水量保证率为25%、50%、75%的不同典型年,以最大产量及最小灌水量为目标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灌水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分析了覆膜对于优化结果的影响,并分别对农户与农场两种类型的生产者进行了决策分析。结果表明:(1)作物的边际产量随着灌水总量的增加而减小,优化灌溉制度后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二次函数。(2)覆膜的增产效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小。(3)灌水次数对不覆膜条件下的产量影响较大,因此总灌水量小时应选择灌水次数少的灌溉制度,而总灌水量较大时,可采用灌水次数多的灌溉制度。(4)对不同的决策者采用不同的功效系数可以实现多样化的灌溉决策。
宋健李江杨奇鹤毛晓敏毛晓敏杨健
关键词:灌溉制度优化覆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