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帅

作品数:10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创新学者攀登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矿业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
  • 4篇自燃
  • 4篇煤自燃
  • 3篇温度
  • 3篇临界温度
  • 2篇水分
  • 2篇阻化
  • 1篇氧化动力学
  • 1篇一氧化碳
  • 1篇自然发火
  • 1篇自然发火期
  • 1篇阻化剂
  • 1篇温度梯度
  • 1篇温度影响
  • 1篇粒径
  • 1篇煤炭
  • 1篇煤炭开采
  • 1篇煤氧化
  • 1篇绝热
  • 1篇耗氧

机构

  • 10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0篇李金帅
  • 9篇王德明
  • 5篇焦新明
  • 5篇仲晓星
  • 5篇雷丹
  • 4篇郭小云
  • 1篇辛海会
  • 1篇康文杰

传媒

  • 3篇煤炭工程
  • 3篇煤矿安全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工矿自动化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2
  • 6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阻化剂对煤自燃临界温度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采用水玻璃、CaCl2、凝胶三种阻化剂对湖西褐煤、大佛寺不粘煤、袁庄气肥煤、新丰贫煤四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进行处理后,测试其在程序升温条件下40~180℃范围内CO的浓度,并计算临界温度。结果表明经阻化剂处理后的煤样,临界温度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经CaCl2处理后的煤样临界温度最高,说明CaCl2阻化剂能更有效地抑制活性官能团较早的参与化学反应,从而延缓煤的氧化。
焦新明王德明仲晓星李金帅雷丹
关键词:阻化剂临界温度自燃
基于交叉点温度法的煤自燃临界温度测试方法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快速测试煤的临界温度做好煤矿防灭火的指导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点温度测试的煤自燃临界温度测试新方法。实验采用中国矿业大学自主研制的煤氧化模拟实验系统,对精选的典型煤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交叉点温度测试得到的临界温度与绝热氧化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且实验周期短,单个煤样测试时间不超过4h,因此,利用交叉点温度测试获取煤自燃临界温度是一种可行的、快捷的方法。
李金帅王德明仲晓星焦新明雷丹郭小云
关键词:临界温度煤自燃
基于煤自燃倾向性的绝热氧化时间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是一个模糊的等级概念,难以准确指导煤矿采取措施进行防灭火。提出了建立基于煤自燃倾向性的绝热氧化时间预测方法,即通过煤的自燃倾向性测试来预测其绝热氧化时间,用绝热氧化时间这种准确、直观的煤自然发火危险性判定标准来量化煤自燃倾向性,使其更具参考及指导意义。优选氧化动力学方法测试了10种典型煤样的自燃倾向性,并将其结果与实验条件下测量的绝热氧化时间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建立了基于煤自燃倾向性的绝热氧化时间预测方法。随后从煤氧化机理方面进行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是科学、合理的,能够清晰、准确地反映出煤的自然发火危险性。
底翠翠辛海会李金帅
基于CO浓度求解煤自燃临界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临界温度是表征煤自燃倾向性的重要指标,基于程序升温条件下利用CO浓度与温度的变化求解临界温度是一种准确快捷的测试方法。研究分析了煤样粒径、水分含量及气体流量对煤临界温度测定结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即煤样粒径0.12~0.18 mm,干燥温度50℃,气体流量100 mL/min。
焦新明王德明仲晓星李金帅雷丹
关键词:临界温度粒径水分自燃
煤低温氧化阶段一氧化碳气体的产生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自主研制的煤氧化模拟实验系统测试了煤低温氧化过程中的耗氧量和标志气体CO的生成量,并分析研究了一氧化碳的产生过程特性。研究发现,低温阶段随着温度的升高,煤氧化生成的CO浓度逐渐增大,并且增大的幅度越来越大;产生CO的临界温度滞后于耗氧的临界温度,CO的这种产生过程特性是由低温阶段煤氧复合的内在反应过程特性所决定的。
郭小云王德明李金帅
关键词:一氧化碳
煤低温氧化阶段气体吸附与解析过程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运用自行研制的煤自燃特性综合测试装置和GC4000A型气相色谱仪,根据耗氧量、生成气体两个关键指标分析研究了不同煤种低温氧化阶段气体吸附与解析过程特性。认为:耗氧速率缓慢、耗氧曲线平缓是煤低温氧化阶段共有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于该阶段以物理化学吸附为主的内在作用过程机理;而该阶段煤的结构和反应性决定了气态产物的种类及其产生的初始温度和产生速率。
郭小云王德明李金帅
水分对煤低温氧化耗氧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水分在煤低温氧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根据其水分含量的多少促进或抑制煤的自燃。采用程序温升法研究了原煤样和50℃干燥煤样低温(≤100℃)氧化过程的耗氧量变化规律。对比分析表明,不同水分条件煤样耗氧量随温度的升高总体呈增加趋势,义马和朱仙庄原煤在初始阶段出现耗氧量减小,说明在100℃以前煤的升温特性主要受外在水分的影响;干燥后耗氧量相对原煤有显著增大,外在水分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以汽化潜热的方式带走,使煤体周围的热量不易聚集,且蒸汽压阻止了煤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外在水分在低温缓慢自热阶段主要起阻化作用;较低含水量与煤表面接触会释放一定量的润湿热而起到促进作用。
雷丹王德明仲晓星李金帅焦新明
关键词:水分煤氧化
煤最短自然发火期快速预测方法被引量:4
2019年
针对现有煤最短自然发火期预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耗时费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煤最短自然发火期快速预测方法。通过煤自燃特性的氧化动力学测试获得煤氧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参数,利用线性拟合建立了煤自燃倾向性判定指数和绝热氧化时间的函数关系;根据F-K热自燃理论,建立了煤绝热氧化时间和特征尺寸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以上函数关系推导出煤最短自然发火期快速预测模型。基于该方法获得的煤最短自然发火期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该方法耗时少、操作简单,适合大量煤样的最短自然发火期预测。
康文杰康文杰王德明王德明
关键词:煤炭开采氧化动力学
低温阶段程序升温法对煤氧化过程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基于温控方式对煤氧化指标测试的重要性,采用自主研制的煤氧化模拟试验系统,通过与恒温测试法对比煤氧化升温过程中CO的生成量,研究低温阶段程序升温法对煤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程序升温法能较好地表现出煤的氧化能力,但程序升温会造成煤样罐中温度场分布不均匀,温度梯度逐渐增大,煤体氧化程度不相同。低温条件下,程序升温法对煤氧化过程的影响总体上还比较小,且程序升温法采用程序控制温升,升温连续性好,操作简单,是一种可靠的温控方式,可以替代恒温测试法进行测试,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李金帅王德明仲晓星焦新明雷丹
关键词:温度梯度
外在水分对煤低温氧化特性的阻化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自主研制的煤氧化模拟实验系统,测试了不同煤种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氧气消耗量,研究了煤外在水分对煤低温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在水分对煤氧化有明显的阻化作用,煤变质程度越低,水分含量越大,对煤氧化的阻化作用越强。
郭小云王德明李金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