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维莉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活性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杀虫
  • 1篇杀虫活性
  • 1篇杀虫活性物质
  • 1篇活性部位
  • 1篇GC
  • 1篇GC-MS分...
  • 1篇HPLC-M...
  • 1篇MS

机构

  • 2篇昆明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省林业科...

作者

  • 2篇李育川
  • 2篇李维莉
  • 1篇郭巧生
  • 1篇耿开友
  • 1篇李绍萍
  • 1篇莫丽玲
  • 1篇靳松
  • 1篇房海灵
  • 1篇王崇亮

传媒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桐子果壳杀虫活性部位的分离及其HPLC-MS分析
2013年
为寻找小桐子果壳的杀虫活性物质,以小桐子果壳乙醇粗提物的正丁醇萃取相为实验材料,对其采用硅胶柱反复柱层析,同时对各阶段分离产物进行活性追踪,筛选出具有杀虫作用的活性部位WD1,最后采用HPLC-MS分析,初步鉴定出活性部位主体成分。结果表明,WD1活性组分在浓度为8g·L-1时,对桃蚜(Myzus persicae)和菜青虫(Pieris rapae)的24h(72h)校正死亡率均大于70%,显示出极高的毒杀活性。通过对WD1进行HPLC-MS分析,鉴定了含量较高的7个化合物,为总量的80.72%,初步鉴定为2a,3a,24-三羟基-12-20(30)-二烯-28-乌索酸、环辛肽B、牡荆素、松香烷二萜、麻疯树酚酮A、Curcusone A或Curcusone B。
李育川郭巧生房海灵李维莉耿开友李绍萍王崇亮
关键词:杀虫活性物质HPLC-MS
小桐子枝叶抑菌活性部位分离及其GC-MS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以具有抑菌活性的小桐子枝叶乙醇粗提物的石油醚萃取相为试验材料,采用硅胶柱反复柱层析,结合PTLC分离制备,同时对各阶段分离产物进行活性追踪,筛选出具有抗菌作用的活性部位AJ3,采用GC-MS分析,初步鉴定出活性部位的主体成分。结果表明,AJ3组分在浓度为0.8 mg/mL时,对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Berk.)Sacc.〕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菌丝72 h生长抑制率均大于85%,与广谱性杀菌剂多菌灵(carbendazim)无显著差异,表现出极高的抑菌活性。对AJ3组分进行GC-MS分析,鉴定出含量最高的10个化合物,它们占总量的83.52%。含量最高的前5位成分依次是3-已(烷)基过氧氢酸、2-环,3[1,3-苯二氧基-5-乙基]-2-丙烯酸、2,3-环氧-2-甲基已烷、2,4-二甲基-3-已醇和苯乙烯,5种主体成分的相对总含量为64.67%,主体成分属酚酸类、单萜类化合物。
李育川李维莉莫丽玲靳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