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磷溶液灌溉对芦苇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盆栽试验模拟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研究分析了在4个不同浓度5、10、15、20 mg/L磷溶液灌溉下,芦苇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试验同时设计对照组用清水灌溉芦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磷溶液灌溉后对芦苇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的影响不同,在污水灌溉条件下芦苇的株高、茎粗及叶面积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含磷污水灌溉有利于芦苇的生长。浓度为10 mg/L的磷溶液灌溉后芦苇的地上生物量最大,植株最高;浓度为15 mg/L的磷溶液灌溉后芦苇的茎粗最大。在固定浓度磷溶液灌溉下,7-9月灌溉对芦苇的生长影响最大。芦苇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曲线呈典型的单峰式,前期的生物量积累迅速,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量累积速率逐渐减少,9月以后开始下降。
- 李刚苏芳莉王铁良张潇予陈发先
- 关键词:芦苇人工湿地
- 芦苇微咸水适宜灌溉模式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以湿地芦苇生产区为研究背景,设置单因素和双因素交互作用试验。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讨论了不同灌溉水盐度和水位深度对芦苇植株高度、基茎粗和产量的影响。单因素试验表明:芦苇基茎粗呈平缓降低趋势,低盐度范围内芦苇株高变化趋势不明显,高盐度抑制芦苇生长,采用小于0.9%盐度的水灌溉芦苇对其产量影响不显著;芦苇的株高和基茎粗随水位升高而增加,高水位范围内株高增长不明显,灌溉水层保持在20~25cm芦苇长势较好。因此,从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中可以得出结论:盐度和水深均是制约芦苇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子。采用盐度上限0.9%,水层深度20~25cm咸淡水混合灌溉模式比较理想。
- 王铁良王立业苏芳莉张潇予李刚
- 关键词:芦苇微咸水灌溉水层深度
-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1
- 2010年
- 植物是人工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量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人工湿地植物的去污机理、去污作用、影响因素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作了综述,并对人工湿地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 陈发先王铁良柴宇李刚袁鑫
- 关键词:人工湿地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