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亚平

作品数:7 被引量:92H指数: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骨折
  • 3篇疗效
  • 3篇跟骨
  • 2篇疏松性
  • 2篇转子间
  • 2篇转子间骨折
  • 2篇距下关节
  • 2篇距下关节面
  • 2篇跟骨骨折
  • 2篇骨折疗效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骨质疏松性
  • 2篇股骨
  • 2篇股骨转子
  • 2篇股骨转子间
  • 2篇关节
  • 2篇关节面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
  • 3篇珠海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朱亚平
  • 6篇杨辉
  • 6篇唐三元
  • 5篇唐天华
  • 3篇朱学敏
  • 1篇梅其伟

传媒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骨水泥增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研究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比较和评价骨增强材料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或Gamma钉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取36具用福尔马林浸泡的尸体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标本,制成不稳...
朱亚平
关键词:骨质疏松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
文献传递
跟骨骨折复位质量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后复位质量与踝-后足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标准:按要求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跟骨骨折并治疗后随访时间>12个月、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符合...
唐三元朱学敏杨辉唐天华朱亚平邢曙
跟痛症病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16年
跟痛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多发疾病,中老年患者多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一直以来争议较多。通过总结临床工作和国内外文献对跟痛症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加以阐述。
朱亚平唐三元杨辉
关键词:跟痛症病因
后距下关节面复位质量与跟骨骨折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探讨基于MSCT扫描跟骨骨折后后距下关节面复位质量与踝-后足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按要求收集珠海市人民医院30例跟骨骨折治疗后随访9个月以上患者基本信息和影像资料,在跟骨侧位X线片上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在MSCT冠状切面上测量后距下关节面最大水平分离、垂直塌陷移位距离并定位骨折线分布区域,将所得数据与患者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后距下关节面水平分离与垂直塌陷移位距离与AOFAS评分呈负相关,垂直塌陷的影响作用比水平分离大(r=-0.517,-0.461);水平分离和垂直塌陷移位距离≤2 mm组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2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17)。后距下关节面骨折线分布区域与AOFAS评分无相关性,内外侧区优良率(69.27%,66.67%)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82)。[结论]跟骨后距下关节面水平分离和垂直塌陷移位距离明显影响踝-后足功能,而垂直塌陷比水平分离的影响作用更大;跟骨关节内骨折应使后距下关节面复位至2 mm内。
唐三元朱学敏杨辉唐天华朱亚平
关键词:跟骨骨折疗效
经皮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对经皮加压钢板(PCCP)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与并发症进行评价。[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下列数据库:Medline、Pubmed、SPINGER、John Wiley、Science Direct、EBSCO、CNKI、万方数数据库,并采用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文献。检索时间为1998年1月~2013年8月。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 5.1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共纳入5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46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PCCP组与DHS组在手术时间(95%CI:-26.01~4.05,P=0.15)、住院时间(95%CI:-1.79~1.25,P=0.73)、死亡率(95%CI:0.37~1.02,P=0.06)、置入物相关并发症(95%CI:0.29~1.82,P=0.49)和再手术率(95%CI:0.41~3.05,P=0.83)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患者出血量(95%CI:-173.84^-4.81,P=0.04)和输血量(95%CI:-0.53^-0.07,P=0.01)有明显差异,PCCP组较DHS组明显减少。[结论]PCCP与DHS相比能减少出血和输血量,但在其他方面基本相同。由于病例数的限制,尚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价PCCP的效果。
唐天华谭文成唐三元杨辉朱亚平黄馨霈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转子间骨折META分析
后距下关节面复位质量与跟骨骨折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MSCT扫描跟骨骨折后后距下关节面复位质量与踝-后足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标准:按要求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跟骨骨折并治疗后随访9个月以上、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跟骨骨折愈合后B...
唐三元朱学敏杨辉唐天华朱亚平
多种骨代谢生化指标联合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风险的意义被引量:36
2015年
[目的]探讨多种骨代谢生化指标联合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风险的临床意义。[方法]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0例,对照组同龄健康体检人员50例。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LSA法)测定血清BGP、IGF-1、SHBG、CTX和DPD值。对上述结果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折组和对照组间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CTX和DPD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相关性更高[OR 8.176(2.719,76.058),7.230(1.798,33.851)]。五者单独预测骨折风险的敏感度均较低,而联合预测骨折风险的敏感度为99.2%。[结论]骨折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BGP、IGF-1、SHBG、CTX和DPD水平存在异常。CTX与DPD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更为敏感。5指标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敏感度,可以作为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风险的敏感指标。
唐三元谭文成杨辉唐天华梅其伟朱亚平黄馨霈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骨钙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脱氧吡啶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