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春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六个灰树花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以6个灰树花菌株(灰分、灰通、灰怀、灰1、灰4和灰高)为材料,利用酯酶同工酶、RAPD和ISSR 3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酯酶同工酶经聚类分析,可将6个灰树花菌株分为三大类,灰分、灰通、灰怀和灰1为一类,灰4单独为一类,灰高单独为一类;经特异性较好的RAPD和ISSR引物验证,其结果与酯酶同工酶分析的一致。
- 王守现刘宇张英春耿小丽王兰青孟莉莉
- 关键词:灰树花酯酶同工酶RAPDISSR
- 北京地区秀珍菇菌株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找出一种适合秀珍菇的分子标记方法,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RAPD技术对11株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供试的60条RAPD随机引物中,有13条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条带。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820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分为4类:第1类包括土秀、灰平260、高平172、夏丰1号;第2类包括凤尾、秀珍菇、秀12、高678、秀18;第3类仅有3014;第4类仅有灰秀。[结论]该研究揭示了北京地区秀珍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 许峰刘宇王守现张英春赵爽耿小丽孟莉莉
- 关键词:秀珍菇RAPD分析
- 北京地区白色金针菇菌株的SRAP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应用SRAP技术对22个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有9对引物可扩增出189条清晰、稳定的DNA条带;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820水平时,可将其余供试菌株分为5大类,第一类包括F21高邮、F43、F1312高邮、F45、F48、金白10号、金针菇2001、白金上庄、金白1号、金白8号;第二类包括日金1号和F47;第三类包括F8909、F14、F天、F合肥、F(分P)、FA2、F49、F6;第四类仅有金针菇2098;第五类仅有日本金信。该研究通过SRAP技术揭示了北京地区金针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 许峰刘宇王守现张英春赵爽耿小丽孟莉莉
- 关键词:金针菇SRAP分析
- 北京地区杏鲍菇菌株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对北京地区24个杏鲍菇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选取了40条RAPD随机引物对供试的24个杏鲍菇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最终成功筛选出9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42条稳定、清晰的DNA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850的水平时,可将24个供试菌株分为5大类;主坐标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基本一致;RAPD分子标记技术成功的表明了北京地区杏鲍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为杏鲍菇的遗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 许峰刘宇尹永刚王守现张英春赵爽耿小丽
- 关键词:杏鲍菇RAPD分析
- 北京地区白灵菇菌株的RAPD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对北京地区白灵菇(Pleurotus eryngii var.nebrodensis)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60条RAPD随机引物对供试的18个白灵菇菌株的基因组进行扩增。结果:筛选出12条引物,可扩增出180个清晰、稳定的DNA条带;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890水平时,可将18个供试菌株分为3大类。结论:利用RAPD技术成功的揭示了北京地区白灵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为白灵菇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许峰刘宇王守现张英春赵爽耿小丽孟莉莉
- 关键词:白灵菇RAPD分析
- 基于RAPD和ITS分子标记对血红铆钉菇菌株的鉴别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以收集的3个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菌株和采集的4个血红铆钉菇子实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APD和ITS序列测定两种技术鉴定其是否为血红铆钉菇。RAPD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子实体样本间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三个菌株之间的差异大,亲缘关系较远。ITS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同源序列比对结果表明4个子实体样品与已登录的血红铆钉菇菌株的相似度都大于99%,表明这4个样品是血红铆钉菇;而3个菌株与子实体样本间的同源性较小,分别与其它种类的ITS序列相似,表明这3个菌株不是血红铆钉菇。
- 王守现刘宇张英春许峰赵爽王兰青耿小丽孟莉莉
- 关键词:血红铆钉菇RAPDITS
- 蜜环菌菌株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应用RAPD技术对13个蜜环菌(Ar millaria mellea)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0条RAPD随机引物中,有16条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条带;聚类分析表明,以黄绿蜜环菌(Ar millaria luteo-virens)为外类群,在相似系数0.760水平时,可将供试的13个菌株分成四大类:第一大类为A.m0010、洋县M-8、蜜0903、A.m0005、宁强A9-1、蜜环菌A9和A.m0006,第二大类为A.m0007、A.m0004和A.m0008;第三大类为蜜金乡和蜜三明;第四大类为A.m0001。研究结果表明RAPD技术可以有效区分蜜环菌菌株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
- 王守现刘宇张英春耿小丽许峰赵爽孟莉莉
- 关键词:蜜环菌RAPD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