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曦

作品数:29 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皮脂
  • 8篇皮脂腺
  • 7篇地鼠
  • 7篇金黄地鼠
  • 6篇皮脂腺斑
  • 5篇多酚
  • 5篇石榴皮
  • 5篇石榴皮多酚
  • 5篇配伍
  • 5篇痤疮
  • 5篇五经
  • 4篇愈痫灵
  • 4篇痤疮模型
  • 4篇癫痫
  • 3篇蛋白
  • 3篇多药
  • 3篇多药耐药
  • 3篇学术流派
  • 3篇穴位
  • 3篇针推

机构

  • 27篇湖南中医药大...
  • 13篇湖南中医药大...
  • 4篇湖南省脑科医...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湖南省第二人...
  • 1篇浏阳市中医医...
  • 1篇湖南航天医院
  • 1篇湖南工商大学

作者

  • 29篇张曦
  • 11篇朱明芳
  • 8篇李金香
  • 8篇李莹
  • 8篇潘诗敏
  • 7篇王净净
  • 6篇李智雄
  • 5篇李振光
  • 5篇陈魏
  • 4篇肖瑶
  • 3篇左亚杰
  • 3篇谢静涛
  • 3篇李翠英
  • 2篇刘娟
  • 2篇石学慧
  • 2篇胡莎
  • 1篇刘叶辉
  • 1篇王畅
  • 1篇章薇
  • 1篇鞠强

传媒

  • 12篇湖南中医药大...
  • 3篇中国针灸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国医论坛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查找关于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范围为近10年发表的研究文献.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
陈魏张曦周丽莎李金香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穴位自血疗法临床疗效
牛奶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及IGF-1/SREBP-1/ACC-1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牛奶对金黄地鼠皮脂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空白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全脂牛奶组予全脂牛奶灌胃,脱脂牛奶组予脱脂牛奶灌胃,2.5 ml/次,2次/d,连续4周;于干预开始后第0、7、14、21、28天测量金黄地鼠双侧皮脂腺斑最大横径及纵径,计算皮脂腺斑的面积;末次灌胃24 h后剪下各组金黄地鼠双侧皮脂腺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脂腺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1)信号通路表达水平。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成组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金黄地鼠各组间皮脂腺斑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6,P=0.417)。脱脂牛奶组IGF-1表达(0.39±0.03)显著高于空白组(0.35±0.03)及全脂牛奶组(0.33±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2、3.82,P值分别为0.021、0.002);与空白组(0.36±0.02)相比,脱脂牛奶组SREBP-1表达显著升高(0.42±0.04,t=2.64,P=0.021);与空白组ACC-1表达(0.34±0.03)相比,全脂牛奶组(0.40±0.03)及脱脂牛奶组(0.40±0.05)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2.39、2.47,P值分别为0.031、0.026)。结论牛奶可能通过IGF-1/SREBP-1/ACC-1信号通路促进金黄地鼠皮脂分泌。
吴淑辉朱明芳张曦杨逸璇张娟娟
关键词:金仓鼠皮脂腺皮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愈痫灵方对难治性癫痫大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_1、P-gp、LAP、MCP-1表达的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愈痫灵"方对红藻氨酸(KA)致痫难治性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及颞叶皮质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P糖蛋白(P-gp)、层黏连蛋白(LAP)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 (1)造模:在脑立体定位仪引导下,海马区微量进样器注入KA1.0μL(即1.0μg)点燃发作,选取发作行为级别在Racines标准Ⅳ级以上者,以丙戊酸钠及卡马西平灌胃干预14 d后,再次以亚惊厥剂量KA0.5μL复燃,筛选再次发作级别在Ⅳ级以上或持续状态大鼠,且脑电图检测有癫痫样波放电者为造模成功的耐药难治性癫痫模型鼠。(2)分组与处理:造模成功鼠随机分为愈痫灵方干预组、拉莫三嗪对照组、模型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共5组,分别给予"愈痫灵"汤剂、拉莫三嗪及同等体积的蒸馏水(2 m L/d)灌胃30 d。(3)标本处置与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P-gp、LAP、MCP-1在海马与颞叶皮层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间比较,造模成功组海马区及颞叶皮质区MRP1、P-gp、LAP、MCP-1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愈痫灵、拉莫三嗪干预处理后能显著降低模型鼠海马区MRP1、P-gp表达水平(P<0.05),海马区及颞叶皮质区LAP、MCP-1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愈痫灵方组与拉莫三嗪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颞叶皮质区LAP、MC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药性癫痫大鼠模型海马及颞叶皮质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P-gp、LAP、MCP-1表达均明显升高,逆转与降低海马区MRP1、P-gp的表达可能是"愈痫灵"方抗耐药性癫痫作用机制之一。
李振光宋祖丽王净净李智雄谢静涛左亚杰张曦肖瑶
关键词:耐药性癫痫P糖蛋白红藻氨酸
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观察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与常规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根据西医分型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反流性食管炎(RE)两个区组,然后将两区组患者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最终观察组28例(退出2例),对照组29例(退出1例)。在生活调护基础上,观察组用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治疗,穴取足三里、冲阳、胃俞、中脘、行间、少府、大敦、太冲、肝俞、期门、膻中、中庭,留针30 min,每周3次。对照组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常规口服治疗,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4周临床症候积分,并从3个方面(两组主要临床症状、胃镜下炎性反应改善情况及临床总体症候)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随访时观察组症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ERD与RE两分型患者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脘灼热症状总有效率为82.1%(23/28),低于对照组的93.1%(27/29)(P<0.05);观察组治疗后嗳气症状总有效率为94.1%(16/17),高于对照组的75.0%(15/20)(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镜下炎性反应改善总有效率为75.0%(12/16),对照组为82.4%(1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体症候总有效率为82.1%(23/28),对照组为86.2%(2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能改善临床症候、胃镜下炎性反应,有改善嗳气等优势,疗效较持久。
潘诗敏李金香李金香张曦严洁李莹胡莎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调气
穴位埋药线对难治性癫痫大鼠癫痫样波的发放及大脑海马和颞叶皮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_1、P-g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穴位埋药线对难治性癫痫大鼠癫痫样波的发放及大脑海马和皮质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1)造模:大鼠海马区注射红藻氨酸(KA),经过点燃和再次亚惊厥剂量点燃造模,且脑电图检测有癫痫样波发放者筛选为造模成功耐药难治性癫痫模型鼠。(2)分组与处理:普通线组(PTX组)与药线组(YX组),先埋一侧穴位,间隔15 d后埋对侧穴位。拉莫三嗪组(LTG组)按照人用拉莫三嗪剂量换算灌胃大鼠,每日2次;空白对照组(Normal组)和模型组(Model组)给予灌胃同等体积的蒸馏水,均灌胃30 d。(3)采用VEEG-1518K型数字化视频脑电监测分析系统检测脑波基本节律的波幅与频率变化。(4)标本处理与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P-gp在海马与颞叶皮层不同部位的表达。结果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YX组、LTG组分别与Model组、PT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X组与LT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odel组相比,LTG组和YX组干预后能降低致痫鼠EEG痫波放电持续时间与发放频率以及海马区和颞叶皮质区多药耐药蛋白MRP1、P-gp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YX组与PT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埋药线使KA致痫鼠EEG痫波放电持续时间缩短,发放频率减少。(2)KA点燃难治性癫痫模型大鼠大脑海马区存在多药耐药蛋白MRP1、P-gp的表达较皮质区明显升高。(3)埋药线逆转与降低致痫鼠海马区多药耐药蛋白MRP1、P-gp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抗癫痫生物学作用机制之一。
宋祖丽李振光王净净李智雄谢静涛左亚杰张曦肖瑶
关键词:穴位埋药线难治性癫痫
石榴皮多酚乳膏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中AMPK/ACC-1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观察石榴皮多酚乳膏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etyl-COA carboxylase-1,ACC-1)的影响,研究外用石榴皮多酚乳膏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金黄地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是空白组、基质组、石榴皮多酚乳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于双侧皮脂腺斑处涂抹蒸馏水、基质、石榴皮多酚乳膏、0.025%维A酸乳膏,连续给药4周,2次/d。观察各组金黄地鼠皮脂腺斑面积变化,并取材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AMPK、ACC-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和基质组相比,各治疗组皮脂腺体积变小,数量减少,排列疏松;AMPK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C-1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石榴皮多酚乳膏组ACC-1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榴皮多酚乳膏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ACC-1信号通路表达,从而改善皮脂稳态失衡有关。
魏露朱明芳吴淑辉刘娟张曦
关键词: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基于湖湘五经配伍理论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比较基于湖湘五经配伍理论针刺与常规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型及脾胃虚弱型两个区组,然后将两个区组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最终有效病例57例,观察组28例(其中肝胃不和型17例,脾胃虚弱型11例),对照组29例(其中肝胃不和型18例,脾胃虚弱型11例)。观察组按湖湘五经配伍理论指导制定方案,予以毫针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选取中脘、太冲、行间、期门、足三里、公孙、少府、经渠、内关穴;脾胃虚弱型选取中脘、大都、太白、阴陵泉、足三里、少府、太冲、阴谷、太溪、太渊穴,辨证施予补泻操作,每次留针30 min,每天1次,每周治疗5 d,休息2 d。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治疗,其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予以常规三联药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口服,Hp阴性者直接口服奥美拉唑。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临床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抗Hp感染及转阴率,并评定两组总体疗效。结果:在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证候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不同证型患者比较证候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胃镜下溃疡愈合总有效率、抗Hp感染总有效率及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Hp转阴率为22.2%(4/18),对照组为52.6%(10/19),观察组转阴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湖湘五经配伍理论体系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证候,促进溃疡的愈合,有效抗Hp感染,其临床总体疗效与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基本相当,但在Hp的转阴率上不及西医常规药物治疗。
李翠英李金香潘诗敏张曦李莹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针刺疗法
王净净教授治疗复发性痛性眼肌麻痹验案1例被引量:1
2014年
王净净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内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症。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又称托洛萨-亨特综合征(Tolosa-Hunt)[1],其主要表现为眼眶痛伴该侧的眼球运动神经麻痹。此病中医治验较少见,现将王净净教授验案1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钱某,男,22岁。右眼视物有重影反复发作4年。
张曦王净净石学慧刘叶辉
关键词:风牵偏视外感风邪脾胃湿热
Omega-3脂肪酸对金黄地鼠痤疮模型皮脂腺斑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Omega-3脂肪酸(ω-3 PUFA)对金黄地鼠痤疮模型皮脂腺斑、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及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的影响。方法:将24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ω-3 PUFA低剂量组、ω-3 PUFA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连续灌胃4周。测量各组金黄地鼠皮脂腺斑面积,观察其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皮脂腺斑组织中PPARγ和SCD-1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ω-3 PUFA低剂量组、ω-3 PUFA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金黄地鼠皮脂腺斑面积均较小,且各组皮脂腺斑PPARγ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而SCD-1蛋白表达均减弱(P<0.05)。结论:ω-3PUFA能够改善金黄地鼠痤疮模型皮脂腺斑大小和组织结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PARγ/SCD-1信号通路。
吴欣桐朱明芳张曦吴淑辉杨璇
关键词:痤疮金黄地鼠皮脂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基于TRPV1/AMPK通路探讨石榴皮总多酚对亚油酸诱导的人皮脂腺细胞脂质合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石榴皮总多酚(pomegranate peel polyphenols,PPPs)对亚油酸(linoleic acid,LA)诱导的永生化人皮脂腺SZ95细胞脂质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Z95细胞,运用LA诱导构建脂质过度合成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PPPs对SZ95细胞活力的影响;尼罗红染色检测细胞脂质合成情况;qRT-PCR检测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RPV1、AMPK、磷酸化AMPK(phosphorylated AMPK,p-AMPK)蛋白表达。采用siRNA进行细胞转染,观察沉默TRPV1后PPPs对LA诱导的SZ95细胞脂质合成及TRPV1/AMPK通路的影响。结果 1.25、2.5、5μg/mL的PPPs对SZ95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且均可显著抑制LA诱导的脂质过度合成(P<0.01),其中5μg/mL PPPs的抑制效应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脂质合成明显增加(P<0.01),TRPV1、AMPK mRNA表达及TRPV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PPs对无LA诱导的SZ95细胞基础脂质合成无明显影响,TRPV1、AMPK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但TRPV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PPPs明显减少LA诱导下的SZ95细胞脂质合成(P<0.01),明显提高TRPV1、AMPK mRNA表达及TRPV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沉默TRPV1显著增加了LA诱导下的SZ95细胞脂质合成(P<0.01),并显著减弱了PPPs对SZ95细胞脂质过度合成的抑制(P<0.01),显著降低其TRPV1、AMPK的mRNA及TRPV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 PPPs可有效抑制LA诱导的SZ95细胞脂质合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RPV1/AMPK通路有关。
张曦朱明芳朱明芳张娟娟郑慧娥王云鞠强鞠强
关键词: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