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学超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磷虾
  • 3篇南极磷虾
  • 2篇总砷
  • 2篇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形态分析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营养评价
  • 1篇荧光
  • 1篇游离脂肪
  • 1篇游离脂肪酸
  • 1篇原子
  • 1篇原子荧光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脂肪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组成

机构

  • 7篇青岛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青岛市食品药...

作者

  • 7篇张学超
  • 5篇冷凯良
  • 5篇刘小芳
  • 4篇高华
  • 3篇苗钧魁
  • 1篇赵宪勇
  • 1篇祝春英
  • 1篇陈京美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8
  • 3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南极磷虾油及砷甜菜碱大鼠喂养试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对南极磷虾油及其砷甜菜碱进行安全性评价,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80只Wistar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分别灌胃给予相同剂量的大豆油、南极磷虾油、添加100mg/kg砷甜菜碱的磷虾油、添加1 000 mg/kg砷甜菜碱的磷虾油,灌胃剂量2.625g/kg,进行30d喂养试验和毒理学评价。结果喂养30d后,各组均未有实验动物出现中毒或死亡现象。与大豆油对照组相比较,南极磷虾油组及各剂量砷甜菜碱添加组大鼠体质量和喂养期间的总体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鼠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等血液学指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总蛋白和清蛋白等生化指标,以及脏器质量和脏器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组织病理切片未见异常。结论南极磷虾油所含有的砷甜菜碱食用安全,南极磷虾油是一种安全的食品原料。
邱阿敏刘小芳张学超唐一新冷凯良张辉珍
关键词:毒理学
基于审计冲突模型的审计失败案例研究——以三峡新材案为例
近年来,无论是国际上财务丑闻的曝光还是国内证监会处罚公告的涌现,给世界和我国的资本市场及监督机构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让审计师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有效遏制层出不穷的财务造假和审计失败,本文...
张学超
关键词:审计失败博弈分析
文献传递
南极磷虾中砷的形态分析及加工过程中砷的迁移规律研究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南极海洋种群数量最大的无脊椎小型生物。南极磷虾富含蛋白质、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及钙、镁、钾、钠、磷、硫、氯等多种矿质元素,还含有磷酸化蛋白肽、磷脂型的EPA/DHA、虾...
张学超
关键词:南极磷虾总砷砷形态原子荧光
文献传递
不同解冻方式对南极磷虾脂质品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以南极磷虾样品的甘油三酯含量、胆固醇含量、磷脂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过氧化值、茴香胺值、虾青素含量和总脂肪酸组成等为衡量指标,结合雷达图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不同解冻方式(自然解冻、低温解冻、静水解冻、微波解冻)对南极磷虾脂质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自然解冻、低温解冻、静水解冻、微波解冻的解冻时间分别为210、450、90、5 min。不同解冻方式对南极磷虾脂质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经不同解冻方式处理后,南极磷虾游离脂肪酸含量和虾青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游离脂肪酸含量在20.8%~23.0%之间,虾青素含量在391.7~429.9μg/g之间。雷达图分析结果显示,从脂质的开发利用角度考虑,南极磷虾的解冻方式优先顺序为:静水解冻>低温解冻>微波解冻>自然解冻。综合考虑产品脂质品质、解冻时间和能源消耗等因素,南极磷虾陆基生产加工过程中,以冻虾为原料开发制备南极磷虾油时,应优先选用静水解冻的方式。
陈京美刘小芳冷凯良苗钧魁高华赵宪勇侯钦帅张学超
关键词:南极磷虾游离脂肪酸虾青素雷达图
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总砷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本研究比较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以及银盐法测定南极磷虾(Euphausiasuperba)及其不同形式制品总砷含量的适用性,并采用确定的检测方法对南极磷虾冻虾、南极磷虾粉和市售不同品牌南极磷虾油中的总砷含量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显示,采用ICP-MS法、HG-AFS法及银盐法检测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的总砷含量,3种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别达到100.26%~110.48%、82.68%~98.50%和89.64%~94.89%,RSD均小于5%。3种国标方法对于南极磷虾及其相关制品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与银盐法相比,ICP-MS法、HG-AFS法操作复杂,仪器昂贵。因此,银盐法可作为快速测定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总砷含量的首选方法。采用银盐法测得南极磷虾冻虾、虾粉和虾油中总砷含量分别为0.44~0.45 mg/kg、1.04~1.91 mg/kg、0.52~5.50 mg/kg。加快建立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无机砷定量及砷形态分析技术对于科学认识南极磷虾砷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张学超刘小芳邱阿敏侯钦帅冷凯良高华
关键词:南极磷虾总砷ICP-MSHG-AFS
鲣鱼鱼肝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被引量:8
2017年
对鲣鱼鱼肝的基本营养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测定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鱼肝水分含量为(55.84±0.01)%;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湿基)分别为(11.30±0.02)%、(30.42±0.01)%和(0.84±0.12)%;氨基酸组成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1.57%,必需氨基酸评分较高,蛋氨酸和缬氨酸分别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和第二限制氨基酸;总脂中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26.00±0.07)%、(28.30±0.21)%、(16.71±0.25)%、(12.33±0.24)%;鱼肝总脂和磷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总脂中含EPA5.50%、DHA33.32%,磷脂中含EPA 4.19%、DHA 40.08%;维生素A、D、E含量分别为(6.65±0.15)mg/100g、(0.89±0.12)mg/100g、(2.26±0.31)mg/100g。研究结果表明,从脂质开发利用角度考虑,鲣鱼(K.pelamis)鱼肝含有丰富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脂溶性维生素,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成鱼肝油的水产原料。
侯钦帅刘小芳张学超苗钧魁高华冷凯良
关键词:金枪鱼营养评价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
喷雾干燥法制备南极磷虾油微囊处方和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南极磷虾油微囊并进行工艺优化。方法以乳剂的乳化稳定性及微囊包埋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考察各因素对南极磷虾油乳剂的稳定性及微囊包埋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微囊的表面形态。结果乳剂制备最佳工艺为乳化剂用量1%、阿拉伯胶用量10%、变性淀粉用量15%、大豆分离蛋白用量15%、麦芽糊精用量60%;微囊最佳制备工艺为均质压力34 Mpa、进风温度为165℃、进料速度为12.5mL/min。结论经优化后乳剂的乳化稳定性为0.91,微囊包埋率达82.46%。
侯钦帅刘小芳张学超祝春英苗钧魁高华冷凯良
关键词:微囊正交试验响应面包埋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