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巩涛

作品数:2 被引量:6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
  • 1篇萃取
  • 1篇黏结性
  • 1篇煤结构

机构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2篇秦志宏
  • 2篇李兴顺
  • 2篇巩涛
  • 1篇陈娟
  • 1篇张丽英
  • 1篇孙昊
  • 1篇张迪

传媒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煤的黏结性来源及形成机理被引量:20
2010年
通过对不同变质程度的两种煤所进行的CS2/NMP混合溶剂萃取与反萃取,实现了对煤中强黏结能力组分、弱黏结能力组分和不黏组分等族组分的分离.对各族组分进行了FTIR,GC/MS和黏结指数GR.I的分析测定,探讨了煤中黏结性的来源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变质煤的P4+P3族组分都具有极强的黏结能力,其GR.I值基本相同;有弱黏结能力的P1族组分的GR.I值大小则因煤种而有差异.决定煤黏结性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煤中的P4+P3族组分含量,其次是P1族组分含量,再其次是煤的变质程度(决定P1族组分的黏结能力大小).煤中的苯系列化合物、萘系列化合物、蒽与菲系列化合物和长链烷烃是煤黏结性的活性组分;它们有适度的分子结构和大小,使其在热解过程中主要生成胶质体液相;萃余煤具有大分子结构,热解时主要产生气相、焦油蒸汽和固相,不产生液相或液相很少.黏结性活性组分越多,热解时形成胶质体液相就越多,黏结能力也就越强.
秦志宏李兴顺陈娟张丽英侯翠利巩涛
关键词:黏结性
煤萃取过程的TEM分析与煤嵌布结构模型被引量:43
2008年
通过对不同变质程度的两种煤所进行的CS2/NMP混合溶剂萃取,发现该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可溶物的溶解,其间有一部分萃取物依靠浮力作用悬浮在溶剂中,在离心分离条件下并不能沉降到萃取残渣中,因此所得的CS2/NMP混合溶剂对某些煤的高萃取率并不是全部由分子意义上的溶解所得.通过向CS2/NMP混合溶剂萃取液中添加反萃取剂的反萃取过程,可以将2种类型的悬浮物高度富集形成固体形态的精煤和黏结组分.提出了煤的嵌布结构理论模型及其概念,认为煤是以大分子组分、中型分子组分(包括中Ⅰ型和中Ⅱ型)、较小分子组分和小分子组分共同组成的混合物,这5种族组分之间主要以镶嵌的分布方式相连接,可以通过CS2/NMP混合溶剂为主的萃取反萃取使其彼此分离.应用该模型可以对萃取过程及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秦志宏巩涛李兴顺侯翠利张迪孙昊
关键词:萃取煤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