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耀君

作品数:13 被引量:144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卫生政策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疾病预防
  • 4篇疾病预防控制
  • 4篇公共卫生
  • 3篇疫情
  • 2篇疫情防控
  • 2篇应急
  • 2篇预防控制机构
  • 2篇人力资源
  • 2篇社会
  • 2篇突发公共
  • 2篇控制机构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 2篇公共
  • 1篇带头
  • 1篇带头作用
  • 1篇党建
  • 1篇学习教育
  • 1篇医疗救治
  • 1篇医药
  • 1篇医药卫生

机构

  • 13篇上海市疾病预...
  • 3篇上海市卫生健...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3篇宋耀君
  • 4篇袁政安
  • 3篇黄晓燕
  • 2篇杨青
  • 2篇董晨
  • 2篇陈勇
  • 2篇祖平
  • 2篇陆晔
  • 2篇肖萍
  • 1篇庄宇
  • 1篇张放
  • 1篇任宏
  • 1篇陈蓉
  • 1篇汤嵩喆
  • 1篇毛智盛
  • 1篇何懿
  • 1篇吴寰宇
  • 1篇冯晓刚
  • 1篇吴立梦
  • 1篇吴凡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资源
  • 2篇中国医学伦理...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上海支部生活

年份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系统工程视角下新时代公共卫生治理的特点和要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前,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特点之一的治理理论逐渐融入卫生和健康事业的发展中。文章基于社会系统工程理论范畴下的综合集成法第一步,以文献收集与分析为具体研究方法,围绕公共卫生治理研究主题,将相关的情报、资料、数据和相关领域专家的实践经验分为"政策文件""理论争鸣"和"治理实践"三类,归纳出公共卫生治理客体综合性和主体协同性、治理全方位和纵向连续性、治理专业性和决策科学性三大特点,并阐明人流、物流、货币流(资金流)、信息流与知识流、技术流五类治理要素的内容与关系,最终提出综合治理与分化治理结合、资源整合与要素协同并重、"平时常态治理"与"战时超常态治理"结合等治理建议。
吴悦杨青金其林宋耀君程雪艳
关键词:社会系统工程
上海市应对新型流感疫情策略及措施被引量:10
2019年
近十年,上海市有效应对了甲型H1N1流感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2次新型流感疫情,建立起了一套较完善的预警和应对体系。文章系统性回顾了上海市应对新型流感疫情策略,并梳理了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包括健全的城市公共卫生预防和应急处置体系,有效的部门间协调和社会动员机制,动态地开展疫情研判。同时,在流感应对计划、监测信息分析、公共卫生风险评估、风险沟通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新型流感疫情准备、预防控制和应对等工作提供参考。
黄晓燕袁政安何懿陈昕徐奕丽刘杰宋耀君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措施应急处置应急物资储备
党建视野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培养策略浅析被引量:14
2020年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发展,多次提出并深化人才强国战略、党管人才原则。在国家和上海市层面的政策指引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已深入贯彻到上海市卫生健康领域党的建设重要工作中。面对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控机构)人才培养在总量稳定性、培养体系、工作获得感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疾控机构人才培养策略的主体思路是坚持人才强卫战略、党管人才原则,把握公共卫生人才成长规律,注重人才结构优化和治理,培养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服务于居民健康需要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疾控机构人才队伍,为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的疾控机构人才培养策略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
吴悦杨颖华杨青金其林宋耀君
关键词: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党建
上海市卫生应急体系发展的实践和探索被引量:6
2019年
本文回顾了上海市卫生应急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分析了上海市卫生应急体系的运行模式和特点,列举了上海市在2003年SARS疫情以后参与的重大卫生应急行动,并结合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黄晓燕何智纯冯晓刚徐奕丽宋耀君袁政安
关键词:卫生应急突发公共事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发展改革的若干问题与对策建议被引量:71
2020年
在201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福利保障界开展的“落实预防为主,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专题调研基础上,结合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凸显的痼疾,深度分析研究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针对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提出四大方面15项具体建议,包括:强化政府责任,落实投入保障;优化体系架构,合理能级分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制度;锤炼疾病预防控制队伍,提升专业能力。
吴凡陈勇付晨袁政安宋耀君陈昕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应急响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况及存在问题分析被引量:21
2021年
【目的】对全国省级及部分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总量结构、流动情况和收入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2016—2018年全国省级及部分市、县区级疾控机构人员队伍情况,对3年间人员数量、招录、流失、收入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调查各级疾控机构606家,2018年各级疾控机构实际空编率11.97%;虽然各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合计占比的中位数均达到国家标准(85%和70%),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未达标。2016—2018年间,各地区各级疾控机构人员流失幅度均不断增加,人员累计减少最小为0.73人(2016年,地市级疾控机构),最大为10.52人(2018年,省级疾控机构)。离职人员中,初级职称占比最高,中高级职称占比逐渐增加;东部地区和省级机构研究生学历占比超过本科,其他地区研究生学历占比也在增加。2016—2018年间,大部分地区疾控机构人均年收入未达到同期全国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中部、西部地区县区级机构甚至普遍未达到2016年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结论】全国省级及部分市、县区级疾控机构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完善,应在编制数量、人员招聘录用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高层次人才流失愈发严重,应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人员队伍激励机制;疾控机构人员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人员地位与付出不匹配,应依据各地经济水平科学合理地设定疾控机构人员绩效工资水平。
邹佳彤郭颖陈勇陆晔宋耀君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思考被引量:3
2021年
梳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4R(reduction,readiness,response,recovery)危机管理理论为依据,以危机缩减、危机预备、危机反应、危机恢复4个环节为节点,在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中采取的各项措施。通过提前评估疫情风险,完善管理制度,合理调配人员,积极开展培训,注重关心关爱,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危机管理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协同性,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
陆晔邹佳彤宋耀君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2013年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点防控场所的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点防控场所的分布,为合理配置卫生应急资源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3年上海市17个区(县)幼托机构、中小学校、托老机构、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集中式供水、核与辐射技术利用单位的分布和涉及人员数。[结果]上海市有各级各类幼儿园/托儿所/看护点2 515家,各类公办/民办/希望学校1 752家,托老机构876家,主要分布在浦东新区和闵行区;存在急性职业中毒有害因素的企业4 433家;水厂104座,水库唧站43座,二次供水设施113 691个,其分布与居民分布基本一致;核与辐射技术利用单位1 736家,其中医疗机构1 273家、企业463家,分布较均衡。[结论]上海市仍需加强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的建设,郊区(县)应加强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识别和处置能力,相邻区域可联合开展饮用水、核与辐射事件处置的能力建设。
董晨汤嵩喆毛智盛张放宋耀君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上海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的实践和思考被引量:4
2013年
近年来,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相关工作。同时,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合全市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需求和特点,并参考国内外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相关文件和资料,制定了《上海市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确保了全市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科学、有序、规范地开展。
吴寰宇陈蓉宋耀君黄晓燕袁政安
关键词: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上海2013年国际马拉松参赛者就诊情况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了解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参赛者就诊情况,探索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记录前往赛事医疗站就诊参赛者的个人信息和就诊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02人,男性81人(79.4%),女性21人(20.6%),64.7%的就诊者集中在20~40岁;开赛后第3 h发病人数最多46人,占45.1%,外伤、肌肉痉挛、扭伤是参赛者就诊的前3位原因。结论 赛事主办方今后应加强对参赛者的健康宣教,各医疗站重点配置外伤、肌肉痉挛、扭伤相关诊治药械。
宋耀君何智纯马宏赟董晨
关键词:马拉松伤病医疗救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