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永江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盆地
  • 1篇低熟气
  • 1篇压裂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气
  • 1篇页岩气藏
  • 1篇石油
  • 1篇水力压裂
  • 1篇松辽盆地
  • 1篇松辽盆地北部
  • 1篇天然气
  • 1篇能源
  • 1篇能源转型
  • 1篇气藏
  • 1篇浅层
  • 1篇浅层气
  • 1篇氢气
  • 1篇主控因素
  • 1篇零排放
  • 1篇煤层气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4篇夏永江
  • 1篇于荣泽
  • 1篇王晓波
  • 1篇管保山
  • 1篇梁利
  • 1篇齐亚东
  • 1篇李志生
  • 1篇刘萍
  • 1篇张晓伟
  • 1篇王延斌
  • 1篇张英
  • 1篇江同文
  • 1篇王东良
  • 1篇窦立荣
  • 1篇卞亚南
  • 1篇赵群
  • 1篇王锦芳
  • 1篇杨春霞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北部浅层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有利区被引量:13
2012年
浅层气是埋深相对较浅的天然气,世界范围内资源丰富,也是中国重要的潜在勘探领域。由于受中浅层找油、深层找气的二元勘探思想指导,松辽盆地北部浅层气的勘探和研究工作开展相对较少,浅层气分布、成因类型和成藏主控因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研究。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系统地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浅层气的分布和成因类型,总结了不同类型浅层气成藏控制因素,并预测了浅层气勘探有利领域。研究表明:①松辽盆地北部浅层气分布广泛,平面分区,纵向分层;②松辽盆地北部浅层气总体可分为与生物作用相关的浅层气和与热成因相关的浅层气两大类,其中与生物作用相关的浅层气包括浅层生物成因气(Ⅰ)、浅层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又称低熟气)(Ⅱ),与热成因相关的浅层气包括浅层热成因油型气(Ⅲ1)、浅层热成因煤成气(Ⅲ2);③松辽盆地北部与生物作用相关的浅层气和与热成因相关的浅层气具有不同的成藏主控因素:浅层生物成因气、低熟气成藏主要受未熟—低熟烃源岩或降解原油的分布,岩性和构造相关的圈闭以及盖层控制;浅层热成因气成藏主要受腐泥型或煤系成熟气源岩,构造和断层遮挡相关的圈闭,盖层和断层控制;④松辽盆地北部浅层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浅层生物成因气、低熟气比浅层热成因气具有更广阔的资源前景,其中西部斜坡区和中央坳陷区浅层是浅层生物成因气和低熟气的勘探有利区域。该研究对松辽盆地北部浅层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夏永江王延斌王晓波张英王东良李志生杨春霞
关键词:浅层气成藏主控因素
能源转型:通往净零之路——第24届世界石油大会综述被引量:1
2023年
以“能源转型:通往净零之路”为主题的第24届世界石油大会于2023年9月17日—21日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市召开。该次会议主要就未来能源转型与发展进行了讨论,重点探讨了如何利用多种解决方案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碳减排目标,并就油气行业能源转型达成多项共识:①油气公司清洁能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先立后破”的推进方式得到广泛认同;②当前油气公司仍需增加油气产量和供应量,但前提是率先减少碳排放量;③油气公司能否顺利实现能源转型,取决于对技术的掌控度与经济可行性;④天然气作为清洁化石能源,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保障和忠实伴侣的角色;⑤碳捕获与封存(CCS)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等脱碳技术将升级为投资杠杆,进一步释放技术和政策潜力;⑥氢能成为该次大会的“宠儿”,蓝氢与CCS结合将成为碳捕集市场的推手;⑦受俄乌冲突对能源供需的影响,部分国家正设法加强保护自身的能源供应安全。基于参加该次大会的收获与体会,对中国油气工业发展提出建议:①结合我国能源发展的具体国情,加大国内油气稳产上产力度仍是近期能源发展的主旋律;②加大油气战略储备能力建设,主动应对极端环境挑战并保障油气稳定供给;③加强新能源、电气化的应用,因地制宜地实现油气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低碳化;④充分发挥油气工业发展的整体优势,积极布局并推动CCS和CCUS产业发展;⑤积极参与世界石油大会等国际交流,彰显中国智慧和负责任大国形象。结论认为,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油气行业在推进能源转型的道路上应率先垂范。
江同文窦立荣王红岩赵群卢颖夏永江时文史洺宇王锦芳段兆芳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氢气CCS能源转型
美国Appalachian盆地Marcellus页岩气藏开发模式综述被引量:14
2014年
随水平井钻井和分段压裂技术的进步,北美页岩气成功迈入商业化开发阶段,且大型页岩气藏不断涌现,其中以Appalachian盆地的Marcellus页岩气藏最为引人注目.在深入广泛调研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地质特征、储层特征、钻井工程、水力压裂、气井生产动态等方面综述了Marcellus页岩气藏的开发模式;并对该气藏的技术进步和开发前景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表明:Marcellus页岩气藏资源量及可采储量巨大,储层物性较好,核心区地层轻微超压、地层主要发育东北和西北走向两组天然裂缝;水平井组是目前主要布井方式,主要采用三段井身结构,水平井段长600 ~1 800 m;气藏开发初期井距为0.77 ~1.54口/km2,后期井网加密后井距可达3.09 ~ 6.18口/km2;水平井分段压裂段数为4~8段,压裂措施用水量超过18 000 m3,支撑剂用量113 ~340 t,泵入速度4.77 ~ 15.90 m3/min;水平井初期产气量在(4.0~25.0)×104 m3/d,单井最终可采储量(0.17 ~1.13) ×l08 m3.除水平井钻井和分段压裂技术外,其它多项技术也得以发展和进步.Marcellus页岩气藏开发模式综述可为国内页岩气藏的开发提供参考.
夏永江于荣泽卞亚南张晓伟齐亚东
关键词:页岩气储层特征
表面活性剂对煤层气压裂伤害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为评价压裂液中表面活性剂对煤层气压裂过程的影响,利用煤岩样品针对阳离子、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开展膨胀性、润湿性、吸附性能、表面张力、煤岩伤害和煤层气吸附解吸附物理模拟实验。将不同表面活性剂和复配体系的煤岩膨胀高度、接触角、煤粉中吸附形态和吸附量、措施前后表面张力和煤岩渗透率、吸附和解吸附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进而优选表面活性剂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水和表面活性剂溶液对所选煤岩膨胀性影响不大;阳离子可以增加憎水性,非离子保持煤岩水润湿性,阴离子会增加煤岩水润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利于扩大煤岩孔隙进而提高煤层气的解吸附作用;双子表面活性剂(GM)为点状吸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为平铺吸附,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为连体状吸附;双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GMOP-4)复配体系措施前后表面张力较低,大幅度降低了GM的吸附量且对煤层气解吸附过程具有促进作用;GMOP-4复配体系实现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煤层气压裂措施中低成本、高性能的应用。
夏永江管保山梁利刘萍
关键词:煤层气水力压裂表面活性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